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襄陽(今屬湖北)人,后遷往鞏縣(今河南省)。高宗咸亨元年(670)進士,隰城尉,后遷洛陽丞,被陷害入獄。武后在位時出獄并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因是張易之黨羽,中宗即位后被流放峰州,召還后授國子監主簿,后任修文館直學士。病逝。他是杜甫的祖父,早年為“文章四友”之一;晚年與宋之問、沈佺期共同倡導律詩,對唐代“近體詩”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和晉陵 ① 陸丞 ② 早春游望
【原文】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注釋】
①晉陵:今江蘇常州。
②陸丞:杜審言的友人,晉陵縣丞。
【譯文】
唯有離開家鄉在外做官的人,才對季節變化感到特別驚心。霞光從海面上擁出一輪紅日,江南大地柳葉翩翩梅花繽紛。溫暖的氣候催促黃鸝歡快鳴叫,和煦的陽光哺育綠草欣欣向榮。忽然聽到你吟哦的典雅詩作,思鄉回歸之情使我淚濕佩巾。
【鑒賞】
永昌元年(689),詩人已為官二十余載,雖以詩歌聞名于世,但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與友人早春出游時,見景生情,勾起心中苦悶,而成此詩。該詩系陸丞《早春游望》的和作,景物描寫準確細致,心理描寫真實自然,是山水詩中的佳作。
首句用詞精準,以“宦游”和“獨”鮮明地表現出詩人異地為官的苦悶,更通過其對季節變化的感受揭示其思鄉心境,引起讀者共鳴。
中間兩聯描寫“驚新”的內容,即江南早春的景色。
頷聯描寫清晨時海面被云霞覆蓋,色彩絢麗,云霞將曙光從大海中帶出的情景;梅紅柳綠,是它們將春色渡滿江南。在這里,“云霞”與“曙”,“梅柳”與“春”的因果關系被倒置了,詩人獨特的視角和精巧的構思使這兩句詩成為千古名句。
頸聯則描寫了具體的景物,歡歌的黃鸝,碧綠的浮萍,更勾勒出了春天到來后的美麗景色。
尾聯以“忽聞”作為過渡,成為其觸景生情的轉折點,進而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歸思欲沾襟”與“偏驚物候新”相呼應,首尾照應。
整首詩語言風格精巧生動,結構嚴格工整。詩人借早春季節變化、萬物更新之景,抒發了自己外鄉為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上一篇:杜審言《贈蘇綰書記》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杜審言《渡湘江》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