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昭惠周后誄[1](天長地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8 12:00:25

昭惠周后誄[1](天長地久)

【原文】

天長地久,嗟嗟蒸民[2]。嗜欲既勝[3],悲嘆糾紛[4];緣情攸宅[5],觸事來津。貲盈世逸,樂鮮愁殷[6];沉烏逞兔[7],茂夏凋春;年彌念曠,得故忘新。闕景頹岸,世閱川奔[8];外物交感,猶傷昔人。詭夢高唐[9],誕夸洛浦[10];構屈平虛[11],亦憫終古。況我心摧,興哀有地。蒼蒼何辜,殲予伉儷[12]!

【題解】

后周顯德元年(954),李煜十八歲時納南唐開國老臣、同時又是李昪的親信周宗之女周娥皇為妻,是謂大周后。史書記載,大周后不僅品貌出眾,而且多才多藝。她工琵琶,中宗李璟將自己心愛的燒糟琵琶賜贈給她;又精通音律,能“命箋綴譜,喉無滯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她又是“采戲”行家,弈棋高手。尤其值得稱賞的是,她與李煜不僅在藝術方面情趣相投,即便是對佛教的信仰,也是驚人地相似。馬令《南唐書·浮屠傳》記載李煜與大周后常“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可以想見,李煜與大周后婚后生活是非常幸福的。然而僅僅十年后,乾德二年(964),大周后因病溘然長逝,所有的這一切隨著大周后的去世都匆匆消失了。大周后死后,李煜傷心異常。陸游《南唐書》卷十六記載:“后主哀甚,自制誄刻之石,與后所愛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書燔之與訣,自稱鰥夫煜,其辭數千言,皆極酸楚。”李煜所燔之書是否即是這篇誄文,不可確考。而這篇誄文確實也道出了李煜對大周后的深情。文章追述了大周后的美貌及才情,詳述了她恢復盛唐大曲《霓裳羽衣曲》的事。尤其是融入了自己的深情,敘寫了自己內心深沉的痛苦,似乎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小物件都能勾起他對大周后的回憶,都能讓自己痛不欲生,確實可稱得上是一篇至情至性之文。

【注釋】

[1]昭惠周后誄(lěi):昭惠皇后周娥皇誄辭。宋代馬令《南唐書》卷六《女憲傳》:“后主昭惠后周氏,小字娥皇,大司徒宗之女,甫十九歲,歸于王宮……殂于瑤光殿之西室,時乾德二年十一月甲戌也,享年二十九。明年正月壬午,遷靈柩于園寢……陵曰懿陵,謚昭惠。方是時,南唐雖去帝號,而其余制度尚未減損,如元宗之葬,猶稱皇帝,故昭惠雖謂之國后,而群臣國人皆稱曰皇后焉。”誄:亦稱“誄辭”“誄文”,悼念死者的文字。

[2]嗟嗟:嘆詞,表示感慨。蒸民:眾民,百姓。蒸,同“烝”,眾,多。

[3]嗜欲:嗜好與欲望,多指貪圖身體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勝:同“盛”,興盛,旺盛。

[4]悲嘆:悲傷嘆息。糾紛:紛擾,雜亂。

[5]攸宅:所在。攸,助詞,相當于“所”。

[6]貲:財物。鮮:少。殷:多。

[7]沉烏逞兔:指日馳月行,光陰如梭。古代傳說后羿射日,被射落的太陽在地上化為烏鴉。故以烏鴉為日精。又說月中有兔,而以兔為月精。

[8]“闕景”二句:抒寫自然永在而人生無定的生命悲哀。闕景:日食。頹岸:山崩。陸機《吊魏武帝文》感慨像曹操這樣的霸主臨死也眷眷不舍人間之事,就好比太陽本是永恒,也有日食之事;高山雖然巍巍,也有崩裂之時。人由此而悟到“資高明之質而不免卑濁之累,居常安之勢而終嬰傾離”,即使太陽、高山也有難逃的定數,何人又能超出死亡之外呢?因此,“豈特瞽史之異闕景,黔黎之怪頹岸乎?”不僅是史官驚嘆于日食,百姓驚怪于山崩,蓋世英雄曹操也有放不下的生死之情。世閱川奔:將“世”與“人”、“川”與“水”相對而嘆息生命的流逝不返。陸機《嘆逝賦》:“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

[9]高唐:宋玉《高唐賦》寫楚王游于云夢,望高唐之觀而夢見神女的愛情故事。

[10]洛浦:曹植有《洛神賦》,寫與洛水女神相遇而生情的故事。

[11]構屈平虛:此句有誤,應是“屈平構虛”。屈平:屈原,名平。這里是將描寫楚王故事的《高唐賦》作為屈原的作品。

[12]蒼蒼:上天。伉儷:配偶,妻子。《左傳·昭公二年》記晉侯之妾少姜死,魯昭公到晉去吊喪,到了黃河邊,晉侯派大夫文伯辭謝昭公說:“非伉儷也,請君無辱。”即少姜不是正妻,昭公吊喪不合禮制。后世則用作夫妻的通稱。

【譯文】

天長地久,可嘆萬民。欲望既多,遂生悲嘆紛擾;情感所在,傷感觸事即來。世間資財富裕,人人放縱,卻又樂少愁多。日落月升,春去夏來,本以為年久思淡,卻又得故忘新。日食山崩,看世事如水;萬物應心,終不免為古人黯然傷心。高唐之夢詭異奇特,洛浦女神浮夸荒誕。然無論虛構抑或實有其事,這些遭遇都不免令人憂傷千年。何況我心痛欲碎,更是自有懷抱,蒼天為什么降罪于我,奪去我的愛妻!

【原文】

窈窕難追,不祿于世[1]。玉潤珠融,殞然破碎。柔儀俊德,孤映鮮雙。纖秾挺秀,婉孌開揚。艷不至冶,慧或無傷。盤紳奚戒,慎肅惟常[2]。環佩爰節,造次有章[3]。含顰發笑,擢秀騰芳。鬢云留鑒,眼彩飛光。情瀾春媚,愛語風香。瑰姿稟異,金冶昭祥。婉容[4]無犯,均教多方。茫茫獨逝,舍我何鄉?

【注釋】

[1]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祿:指夭亡。《禮記·曲禮下》:“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2]“盤紳”二句:贊揚妻子德行天成,無須教訓。《春秋·穀梁傳·桓公三年》記嫁女之禮說:“禮,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父戒之曰:‘謹慎從爾舅之言。’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諸母般申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注:“般,囊也,所以盛朝夕所須以備舅姑之用。”般,同鞶,是女子所用以盛放物品的絲織袋,系于腰間。申,即紳,絲帶。這是以伯母嬸嬸系帶佩囊并作叮囑來概括女子出嫁之時必受教訓的古禮。舅姑,出嫁女的丈夫的父母,今稱公公婆婆。

[3]“環珮”二句:形容舉止從容而合乎禮儀。《禮記·經解》述天子的行為儀范:“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居處有禮,進退有度。”注曰:“環佩,佩環佩玉也,所以為行節也。《玉藻》曰: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后玉鏘鳴也。環取其無窮止,玉則比德焉。”章,美好。

[4]婉容:素養美好而儀態美好。《禮記·祭義》:“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譯文】

窈窕無比,卻年少而逝。玉潤珠融,卻殞然破碎。儀態萬方,德行無雙。姿態秀美,光彩照人。艷而不妖,慧而不狡。長帶飄飄何須戒?端莊肅穆是常態。環佩叮當行有節,進退造次言有章。一顰一笑,艷冠群芳。鬢發如云,明眸善睞。情動如春回大地,出語若風過花間。麗質天生,尊貴安詳。面色和婉而凜不可犯,才德俱佳可教化萬民。而今茫茫獨逝,卻又舍我去向何方?

【原文】

昔我新昏,燕爾情好[1]。媒無勞辭,筮無違報。《歸妹》[2]邀終,《咸》爻[3]協兆。俛仰[4]同心,綢繆[5]是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6]。今也如何?不終[7]往告。嗚呼哀哉!

【注釋】

[1]“昔我”二句:意即燕爾新婚,形容新婚的歡樂。語出《詩經·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2]歸妹:《周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上兌下,兌為少女,故謂妹,以嫁震男,故稱“歸妹”。王弼注:“妹者,少女之稱也。兌為少陰,震為長陽;少陰而乘長陽,說(悅)以動,嫁妹之象也。”

[3]咸爻(yáo):這里是咸卦的意思。咸,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兌上。《周易·咸》:“咸,亨,利貞,取女吉。”爻,《周易》中組成卦的符號。分為陽爻和陰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稱為經卦;兩卦(六爻)相重則得六十四卦,稱為別卦。爻含有交錯和變化之意。

[4]俛(fǔ)仰:同“俯仰”。

[5]綢繆:情意殷切。

[6]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語出《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7]不終:意謂婚姻生活不足一終,僅僅十年就結束。終,古以十二年為一終。

【譯文】

當年我們新婚燕爾,兩情相悅。媒人不需多費口舌,占卜更沒不好的話。《歸妹》卦說我們會白頭到老,《咸》卦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說我們會俯仰同心,說我們會情意殷切,說我們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又怎么樣呢?美好的預言,不過持續十年而已。唉!悲哀啊!

【原文】

志心既達,孝愛克全。殷勤柔握[1],力折危言[2]。遺情眄眄[3],哀淚漣漣[4]。何為忍心,覽此哀編。絕艷易凋,連城[5]易脆。實曰能容,壯心[6]是醉。信美堪餐,朝饑[7]是慰。如何一旦,同心曠世?嗚呼哀哉!

【注釋】

[1]殷勤:情意深厚。柔握:柔美的手,多稱女子。

[2]力折危言:具體事跡不詳。折,挫敗。危言,聳人聽聞的言論。

[3]遺情:留下情思。眄眄(miǎn miǎn):斜視貌。宋代馬令《南唐書》卷六《女憲傳》:“后雖病亟,爽邁如常。謂后主曰:‘婢子多幸,托質君門,冒寵乘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于此,所不足者,子殤身歿,無以報德。’遂以元宗所賜琵琶及常臂玉環親遺后主,又自為書,請薄葬。越三日,沐浴正衣妝,自納含玉,殂于瑤光殿之西室。”

[4]漣漣:淚流不止貌。

[5]連城: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書趙王,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后以“連城”指和氏璧或珍貴之物。

[6]壯心:豪壯的志愿,壯志。

[7]朝饑:早晨空腹時感到的饑餓,常用以比喻男女相思。《詩經·周南·汝墳》:“惄如調饑。”鄭玄箋:“惄,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饑之思食。”

【譯文】

我們心愿達成,你也孝愛雙全。你是那樣情深意厚,也曾力挫讒言。臨終你情意綿綿,哀淚長流。現在你在地下如何忍心,閱讀這篇誄詞?人說絕美之花易凋零,連城之璧易破碎。你是那樣寬懷能容,令我壯心如醉;秀色可餐,我們一起度過多少美好歲月。如何一日之間,同心之人就棄世而去?唉!悲哀啊!

【原文】

豐才富藝,女也克肖[1]。采戲[2]傳能,奕棋[3]逞妙。媚動占相[4],歌縈柔調。茲鼗[5]爰質,奇器傳華。翠虬一舉,紅袖飛花。情馳天際,思棲云涯。發揚[6]掩抑,纖緊洪奢。窮幽極致,莫得微瑕。審音[7]者仰止,達樂[8]者興嗟。曲演《來遲》,破傳《邀舞》[9]。利撥[10]迅手,吟商逞羽[11]。制革常調,法移往度。翦遏繁態,藹成新矩。霓裳舊曲,韜音淪世。失味齊音,猶傷孔氏。故國遺聲,忍乎湮墜?我稽其美,爾揚其秘。程度余律,重新雅制。非子而誰,誠吾有類[12]。今也則亡,永從遐逝[13]。嗚呼哀哉!

【注釋】

[1]克肖:稱贊其才藝出眾。

[2]采戲:一種使用骰子的賭博游戲。相傳唐玄宗與楊貴妃采戲將敗,惟重四可解,連叱之,果重。玄宗悅,顧高力士令賜緋服。

[3]奕棋:下棋,古代多指下圍棋。

[4]占相:觀察某些自然現象或人的面貌、氣色等,以推斷吉兇禍福。這里似指歌舞的扮相。

[5]鼗(táo):樂器中的小鼓,近乎今之撥浪鼓。這數句形容周氏持鼗而舞的美妙姿態。

[6]發揚:即發揚蹈厲,指舞蹈時動作的威武。《禮記·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張守節正義:“發,初也。揚,舉袂也。蹈,頓足蹋地。厲,顏色勃然如戰色也。”

[7]審音:辨別音調。

[8]達樂:通曉樂理。

[9]曲演《來遲》,破傳《邀舞》:指大周后創作《邀醉舞破》《恨來遲破》的事情。

[10]撥:撥子,彈奏弦樂器的用具。

[11]吟商逞羽:古代音樂有五聲,宮、商、角、徵、羽。這是指周氏精通音律。

[12]“霓裳舊曲”至“誠吾有類”十二句:指李煜和大周后合作,恢復盛唐名曲《霓裳羽衣曲》的事情。失味齊音,指孔子在齊國聽過的“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音樂。《論語·述而第七》:“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稽,考核,查考。程度,程、度,這里用作動詞,指對《霓裳羽衣曲》殘譜的整理。重新,這里作動詞,使……重現新貌。雅制,典章制度。

[13]遐逝:歸隱,隱退。

【譯文】

豐富的才藝,你也具備。你采戲巧妙,弈棋高明。你舞蹈之扮相嫵媚動人,演唱之歌喉委婉可聽。鼓聲響起,眾樂齊鳴。你翠虬一舉,紅袖飛花。歌舞之妙,令人情馳天涯,思想云端。高低快慢、剛柔強弱配合得無比巧妙,情感表達窮幽極致,毫無瑕疵。能辨音調者自嘆不如,通曉樂理者嘆為觀止。記得你為邀我起舞,頃刻之間即作《邀醉舞破》《恨來遲破》。撥子急促,琵琶在你手中,彈奏出動聽的音樂。你調整法度,改革常調。殘破舊曲一經刪繁就簡,儼然新篇。《霓裳羽衣》大曲,淪落世間,它可以媲美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我們大唐遺聲,怎忍心令其就此消失?我核定其價值,你探究其隱秘。整理其殘譜,重新恢復這一音樂典章。若說我在這世間還有同類,非你而誰?如今你卻永別人世。唉!悲哀啊!

【原文】

該茲碩美[1],郁此芳風[2]。事傳遐禩[3],人難與同。式瞻虛館[4],空尋所蹤。追悼良時[5],心存目憶。景旭雕甍(méng)[6],風和繡額[7]。燕燕交音[8],洋洋接色[9]。蝶亂落花,雨晴寒食[10]。接輦窮歡[11],是宴是息。含桃[12]薦實,畏日[13]流空。林雕晚籜[14],蓮舞疏紅。煙輕麗服,雪瑩修容。纖眉范月,高髻[15]凌風。輯柔爾顏[16],何樂靡從?蟬響吟愁,槐凋落怨。四氣[17]窮哀,萃此秋晏。我心無憂,物莫能亂。弦爾清商,艷爾醉盼[18]。情如何其,式歌且宴。寒生蕙幄[19],雪舞蘭堂[20]。珠籠[21]暮卷,金爐夕香。麗爾渥丹[22],婉爾清揚[23]。厭厭夜飲,予何爾忘?年去年來,殊歡逸賞。不足光陰,先懷悵怏。如何倏然,已為疇曩[24]。嗚呼哀哉!

【注釋】

[1]該:具備,充足。碩美:指才德之大美。碩,大。

[2]郁:蘊蓄,蘊藏。芳風:美好的風尚和教化。

[3]禩(sì):同“祀”,歲,年。

[4]式瞻虛館:即“瞻式虛館”。式,同“是”,這。

[5]良時:美好的時光。

[6]景旭:即旭景,即朝陽。甍(méng):屋脊,屋棟。

[7]繡額:華麗的匾額。或謂“額”應為“閣”。

[8]燕燕交音:意謂安適地交談。燕燕:《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交(jiǎo)音:咬咬,鳥鳴聲。禰衡《鸚鵡賦》:“采采麗容,咬咬好音。”

[9]洋洋接色:意謂恬靜地神色交流。洋洋,美善。

[10]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之推。介之推遂隱于綿山。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樹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11]接輦(niǎn)窮歡:意謂車來車往,盡情歡樂。輦,秦漢后專指帝王后妃所乘的車。

[12]含桃:櫻桃。《禮記》:“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

[13]畏日:《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后因稱夏天的太陽為“畏日”,意為炎熱可畏。

[14]林雕晚籜(tuò):意謂竹子脫掉筍殼,生長茂盛。雕,同“凋”。籜,竹筍皮。包在新竹外面的皮葉,竹長成逐漸脫落。俗稱筍殼。

[15]高髻:高綰之發髻。陸游《南唐書》卷十六:“后寵嬖專房,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之妝,人皆效之。”

[16]輯柔爾顏:意謂你的面色和悅。輯柔,和順,和悅。語出《詩經·大雅·抑》:“視爾友君子,輯柔爾顏,不遐有愆。”毛傳:“輯,和也。”鄭玄箋:“柔,安。”

[17]四氣:指春、夏、秋、冬四時的溫、熱、冷、寒之氣。亦指感應上述四時而生的喜怒樂哀為“四氣”。

[18]艷爾醉盼:和“弦爾清商”對舉。艷,指楚地的一種歌謠。唐代大曲的引子也叫“艷”。這里用作動詞,唱歌。

[19]蕙幄:帷帳的美稱。

[20]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

[21]珠籠:似為珠簾之誤。

[22]渥丹:潤澤光艷的朱砂,多形容紅潤的面色。《詩經·秦風·終南》:“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23]婉爾清揚:謂眼睛明亮,黑白分明。《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毛傳:“清揚,眉目之間婉然美也。”

[24]疇曩(chǒu nǎng):往日,舊時。

【譯文】

你已具那些良材,復蘊這些美質。美名永傳,無與倫比。今看寢宮杳然,佳人無蹤。憶昔日之良辰美景,耿耿于心而歷歷在目。想當日朝陽普照宮殿,清風拂過屋檐。你我娓娓交談,相視一笑而莫逆于心。春日落英繽紛蝴蝶翻飛,寒食佳節雨過天晴,我們車來輦往、或宴或息,盡情歡樂。想那櫻桃成熟,夏日流空,竹林森森,紅蓮驚艷,你羅衣如煙,修容似雪,纖眉似月,高髻凌風,面色和悅,歡樂洋溢。等到寒蟬鳴愁,槐樹凋零,在此清秋,本應百感交集,然我心中無憂,故物不亂我心。你用琵琶彈起清商之曲,醉中唱著動聽的歌曲。歡樂如何?且歌且宴。及至冬日,蕙幄之內寒氣沁人,蘭堂之外白雪飛舞。屋內珠簾暮卷,金爐香煙裊裊。你面容美艷,雙目寶光流動。那徹夜歡飲,我們如何能忘?年去年來,縱情玩樂。而光陰不足,往往惆悵不已。如何倏然之間,一切都成為過去?唉!悲哀啊!

【原文】

孰謂逝者,荏苒彌疏[1]?我思姝子[2],永念[3]猶初。愛而不見[4],我心毀[5]如。寒暑斯疚[6],吾寧御諸?嗚呼哀哉!

【注釋】

[1]荏苒(rěn rǎn):漸漸過去,常形容時光易逝。

[2]姝子:美女。

[3]永念:念念不忘。

[4]愛:通“薆”,隱蔽,障蔽。語出《詩經·衛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里指大周后逝去。

[5]毀:虧缺,殘破。

[6]寒暑:冷和熱,寒氣和暑氣,這里用作動詞,意謂冷熱交加。疚:久病,疾病。

【譯文】

誰說逝者,會在生者心中漸漸淡去?我思愛侶,永遠如初。逝而不見,我心如缺。我怎能抗拒這冷熱交加的相思之疾?唉!悲哀啊!

【原文】

萬物無心,風煙若故。惟日惟月,以陰以雨。事則依然,人乎何所?悄悄房櫳[1],孰堪其處。嗚呼哀哉!

【注釋】

[1]房櫳:泛指房屋。這里指大周后的住所。

【譯文】

萬物無心,風煙如故。日月星辰,時陰時雨。萬事依舊,人在何方?寢殿悄悄,觸物生悲,情何以堪?唉!悲哀啊!

【原文】

佳名鎮在[1],望月傷娥。雙眸永隔,見鏡無波。皇皇望絕[2],心如之何?暮樹蒼蒼,哀摧無際。歷歷前歡,多多遺致[3]。絲竹聲悄,綺羅香杳。想渙乎忉怛[4],恍越乎悴憔[5]。嗚呼哀哉!

【注釋】

[1]佳名鎮在:美名長在。佳名,好名聲,美名。

[2]皇皇:美盛貌,莊肅貌。望:儀容,風采。

[3]致:意態,風度,情趣。

[4]忉怛(dāo dá):憂傷,悲痛。

[5]悴憔:憂戚,煩惱。

【譯文】

美名長在,望月思人。雙眸永隔,鏡中再不見秋波粼粼。你已風采不再,我又如何忍受?暮樹蒼蒼,哀傷無邊。往日歡樂,歷歷在目;昔時情趣,涌上心頭。絲竹悄然,綺羅香消。心中之痛,日甚一日;心中之憂,日甚一日。唉!悲哀啊!

【原文】

歲云暮[1]兮,無相見期;情瞀亂[2]兮,誰將因依?維昔之時兮亦如此,維今之心兮不如斯。嗚呼哀哉!

【注釋】

[1]歲云暮:即歲末,年末。云,助詞,無實意。

[2]瞀(mào)亂:昏亂,精神錯亂。

【譯文】

又是年末啊,卻再無相見之期;心情昏亂啊,能再和誰相扶相依?過去啊也曾如此,可今日的心緒啊大不如昔。唉!悲哀啊!

【原文】

神之不仁兮,斂怨為德[1]。既取我子兮,又毀我室[2]。鏡重輪兮何年?蘭襲香兮何日?嗚呼哀哉!

【注釋】

[1]斂怨為德:亦即顛倒錯亂,行事不公。語本《詩經·大雅·蕩》:“斂怨以為德。”

[2]室:這里指妻子周娥皇。乾德二年冬十月,李煜次子仲宣卒;十一月,大周后卒。

【譯文】

神靈不仁啊,胡亂作為。既取我子啊,又毀我妻。破鏡重圓啊要等何年?蘭再吐芳啊要等何日?唉!悲哀啊!

【原文】

天漫漫兮愁云噎[1],空曖曖[2]兮愁煙起。蛾眉寂寞兮閉佳城[3],哀寢悲氛兮竟徒爾[4]。嗚呼哀哉!

【注釋】

[1]噎(yē):積聚不散。

[2]曖曖:昏昧不明貌。

[3]蛾眉:借指美女,這里指大周后。佳城:喻指墓地。《西京雜記》卷四:“滕公駕至東都門,馬鳴,局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滕公以燭照之,有銘焉……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4]寢:指陵寢,秦漢以后帝王陵墓上的正殿。徒爾:徒然,枉然。

【譯文】

天漫漫啊愁云不散,霧蒙蒙啊愁煙四起。蛾眉寂寞啊深閉墳塋。世人悲傷啊再無感知。唉!悲哀啊!

【原文】

日月有時兮龜蓍既許[1],簫笳凄咽兮旗常是舉[2]。龍輀一駕兮無來轅[3],金屋[4]千秋兮永無主。嗚呼哀哉!

【注釋】

[1]日月有時兮龜蓍(shī)既許:意謂李煜和大周后得從心愿,結為夫婦。日月,太陽和月亮,也用作比喻帝、后。龜蓍,龜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這里指占卜結果。

[2]簫笳(jiā):管樂器名。笳,即胡笳,其音悲涼。旗(qí)常:旗與常。旗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語本《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旗……王建大常,諸侯建旗。”

[3]龍輀(ér):亦作“龍轜”,帝王的喪車。這里指大周后的喪車。來轅:歸來的車乘。

[4]金屋:華美之屋。《漢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于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譯文】

當日成婚得從所愿啊占卜曰吉,而今簫笳凄咽啊靈旗長舉。靈柩一去啊永不歸來,金屋千秋啊再無主人。唉!悲哀啊!

【原文】

木交枸兮風索索[1],鳥相鳴兮飛翼翼[2]。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憐兮痛無極。嗚呼哀哉!

【注釋】

[1]交枸(gōu):彎曲相交。構,彎曲。索索:猶瑟瑟。形容細碎之聲。

[2]翼翼:整齊貌。

【譯文】

木結連理啊風瑟瑟,鳥鳴相和啊比翼飛。形影相吊啊誰比我悲哀?顧影自憐啊悲痛無邊。唉!悲哀啊!

【原文】

夜寤皆感兮何響不哀?窮求弗獲兮此心隳摧[1]。號無聲兮何續?神永逝兮長乖[2]。嗚呼哀哉!

【注釋】

[1]隳(huī)摧:猶坍塌。

[2]長乖:永別。多指死亡。

【譯文】

午夜夢回啊滿耳悲聲,四顧茫茫啊心如死灰。號泣無聲啊何以為繼?斯人永逝啊一去不回。唉!悲哀啊!

【原文】

杳杳香魂[1],茫茫天步[2]。抆血撫櫬[3],邀子何所?茍云路[4]之可窮,冀傳情于方士[5]。嗚呼哀哉!

【注釋】

[1]香魂:美人之魂。

[2]天步:天之行步。指時運、國運等。

[3]抆(wěn)血:擦拭血淚,表示極其哀痛。常用于舊時訃文中。列名的親屬有抆血、拭淚之別,以示親疏。抆血較拭淚為重。撫櫬(chèn):撫摸棺木。櫬,古時指內棺,后泛指棺材。

[4]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5]傳情于方士:意謂托方士傳情。白居易《長恨歌》說唐玄宗李隆基在楊玉環死后,曾托方士尋找其魂魄:“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方士,方術之士。古代自稱能訪仙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的人。

【譯文】

渺渺香魂,茫茫時運。拭淚撫棺,覓你何處?若仙路能夠窮盡,希望方士可以傳情。唉!悲哀啊!

【賞析】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十一月二日,在李煜年方四歲的次子仲宣病亡剛好一個月之后,大周后娥皇病故,時年二十九歲。李煜“自制誄,刻之石,與后所愛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書燔之與訣,自稱鰥夫煜,其辭數千言,皆極酸楚”(陸游《南唐書》卷十六),這篇誄辭即是當時所寫。

在這篇誄中,李煜先是慨嘆天道之無情、塵世之紛擾,在此基礎上,敘述了大周后之死:“窈窕難追,不祿于世。玉潤珠融,殞然破碎。”回顧了周娥皇所具備的美麗、賢惠、端莊、能干等種種婦德,引出自己對其無限依戀之情:“茫茫獨逝,舍我何鄉?”

接著李煜回憶兩人幸福的結合:“昔我新昏,燕爾情好。媒無勞辭,筮無違報。《歸妹》邀終,《咸》爻協兆。”回憶了周娥皇多才多藝:“采戲傳能,奕棋逞妙。媚動占相,歌縈柔調。”回憶了她歌舞、音律上的才能:“翠虬一舉,紅袖飛花。情馳天際,思棲云涯。發揚掩抑,纖緊洪奢。”“制革常調,法移往度。翦遏繁態,藹成新矩。”回憶了兩人一年四季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以及大周后留給自己的深刻記憶:春日“接輦窮歡,是宴是息”;夏日“輯柔爾顏,何樂靡從”;秋日“弦爾清商,艷爾醉盼”;冬日“麗爾渥丹,婉爾清揚”。最后一唱三嘆,描述大周后去世后自己的憂傷,以及自己的無窮思念。

全篇一千三百多字,這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李煜留下的最長的文章。

在這篇誄中,李煜作為詞人的才氣、作為丈夫的情感、作為知己的悲愴之情充分體現出來。如他每一部分的描寫回憶之后,總會附錄一段無限哀傷的感嘆,技巧上生畫龍點睛之妙,抒情上有長歌當哭之效:“今也如何?不終往告。嗚呼哀哉!”“如何一旦,同心曠世。嗚呼哀哉!”“今也則亡,永從遐逝。嗚呼哀哉!”“如何倏然,已為疇曩。嗚呼哀哉!”結尾更是以四段對于大周后去世后針對自己生存狀況的專門描寫和抒情來表達“想一想你走后我的悲傷”的主題,正是陰陽之隔的夫婦,丈夫在深情呼喚妻子,極具震撼力。

宋代馬令《南唐書》卷六說大周后病重期間:“后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大周后去世后:“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宋代釋文瑩《玉壺野史》卷十更說:“煜悼痛傷悲,擗踴幾絕者數四,將赴井,而救之獲免。”這些都有助于我們了解這篇誄中所表現的感情。

大周后是南唐三朝元老周宗的女兒,周家世居金陵,周宗更是李煜祖父李昪的親信,在當年李昪奪權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因此李煜、周娥皇的聯姻有著相當的政治因素。但是在兩人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大周后顯然是憑借自己不輸于李煜的才情而非家世征服了對方。

她琵琶技藝之高,以至于李璟將自己珍藏的“燒槽琵琶”相賜;她精通音律,與后主宴飲之際,可以頃刻之間,命箋譜曲;她可以引導南唐的時裝潮流:“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之妝,人皆效之。”(陸游《南唐書》卷十六)她是“采戲”行家,著有《徧金葉子格》一卷,《新定徧金葉子格》一卷,《擊蒙小葉子格》一卷(宋·鄭樵《通志》卷六十九)。就連兩人的一些特殊愛好,也是驚人的相似。眾所周知,李煜對于佛教的信仰,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而在這方面,兩人也是步調一致:

“后主即位,好之(佛)彌篤,輒于禁中崇建寺宇,延集僧尼。后主與周后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其手不抄,常作佛印而行,百官士庶,稍稍効之。”(宋代馬令《南唐書》卷二十六《浮屠傳》)

則無論生活情趣、愛好、才能,還是其他,大周后都算得上“女中李煜”。

而李煜在無限深情地回顧大周后的存在和消失,也仿佛是在哀悼另一個自己,其中的若干句子,放在詩詞之中,都堪稱經典:“玉潤珠融,殞然破碎”“情瀾春媚,愛語風香”“絕艷易凋,連城易脆”“寒生蕙幄,雪舞蘭堂”“杳杳香魂,茫茫天步”。而他在文中這一句似乎不起眼的話,其實倒可以看作這篇誄辭的核心:

非子而誰,誠吾有類——不是你是誰啊?我的同類。

不錯,李煜哀悼的,正是孤獨的他在“樂鮮愁殷”的塵世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同類。所以他才如此悲傷。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李煜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