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原文】
流落征南將,曾驅 ① 十萬師。罷官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② 。獨立三邊 ③ 靜,輕生一劍知。茫茫江漢 ④ 上,日暮欲何之。
【注釋】
①驅:統帥。
②明時:對當時朝代的美稱。
③三邊:漢時指幽、并、涼三州,后泛指邊疆。
④江漢:泛指江水。
【譯文】
這位漂泊流離的征南老將,當年曾經指揮過十萬雄師。后來他罷官回鄉沒有產業,到晚年他還留戀賢明之時。少壯時獨立功勛三邊平靜,為國輕生只有隨身佩劍知。在茫茫的漢江上漂來蕩去,日到黃昏你還想要去哪里?
【鑒賞】
此詩是詩人送別一位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老將李中丞時所作。本詩先通過回顧將軍經歷的戰爭與戰時的雄風,贊揚將軍無畏勇猛、敢于為國捐軀的英雄氣概。在回顧過后,以往昔的光榮與今日的漂泊作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其處境的同情和對統治者冷酷無情的批判。
首聯寫李將軍在戰場上的神勇和無畏,曾經的英姿颯爽與今日的迷茫悵惘。這個流落他鄉的落魄老者,竟是曾率領十萬大軍浴血沙場的英雄,今昔對比,使人傷懷。
頷聯寫將軍罷官回鄉后,沒有家業,老了還懷戀著清明的時代。
頸聯“獨立三邊靜”,以近似于夸張的手法寫出將軍的魄力與威懾力。然而對于自己的性命,只要是為國家,他是那么在所不惜,即“輕生一劍知”。如此赤膽忠心、克己奉公的李將軍,此后會怎樣呢?
尾聯描述了一個讓人傷懷的場景,老邁的將軍獨立于茫茫江邊,卻不知何去何從。天色將晚,鬢發斑斑的老者將去哪里呢?結尾處,詩人以景寫情,感情在經歷滄桑慷慨后轉為無限愴痛,使人不由得為之沉痛惋惜。
縱觀全詩,剪裁巧妙,形象生動,情感跌宕,含蓄深沉。
上一篇: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