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
一夜霜風凋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
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
朔方徙歲行當滿,欲為君刊第二碑。
注釋:
①此詩元和六年在朗州作。呂衡州:呂溫。溫字化光,貞元末登進士第。與劉禹錫、王叔文等人善。曾貶道州刺史﹐卒于衡州刺史任。②玉芝:即仙芝。此用以比喻呂溫。③蒼生:百姓。士林:讀書人,文人。④濟世安人:救濟安定國家與人民。⑤男婚女嫁:指兒女婚嫁之事。《三國志·魏書·管輅傳》:“輅長嘆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與我才明,不與我年壽,恐四十七八間,不見女嫁兒娶婦也。’”呂溫卒時,年四十。⑥遺草:指呂溫遺留的文稿。太史:此指史館。⑦旅墳:暫葬于異鄉的墳墓。據柳宗元《呂侍御恭墓志》,呂溫祖墓在洛陽,而呂溫“葬于江陵之野。”要離:春秋吳國人,曾為公子光行刺慶忌。后行至江陵,自斷手足,伏劍而死。⑧“朔方徒歲”句:此用東漢蔡邕故事。《后漢書·蔡邕傳》記蔡邕被下于洛陽獄,本判死刑,后:“有詔減死一等,與家屬髡鉗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會明年大赦﹐乃宥邕還本郡。”劉禹錫遭遇與蔡邕有相似處,且其時有從貶地回歸之議,故以蔡邕自比。⑨第二碑:指第二座碑文。呂溫此時乃草葬于他鄉,后如歸葬,則有刻第二碑文之事。
賞析:
呂溫乃劉禹錫志同道合的知交,又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其英年忽卒,詩人極為悲痛。這一悲痛之情,既是悲呂溫,同時也包含對天下那些懷才不遇、赍志而早歿的英才的悲痛之情。故朱三錫謂:“讀先生此詩,不獨為衡州而哭,實為天下而哭,不可泛作哭友詩觀也。”(《東巖草堂評訂唐詩鼓吹》卷一)
詩歌的前兩句極寫世人對呂溫之卒的悲痛之情。三,四句則悲痛呂溫濟世安人的抱負不能施展實現,英年而逝未能見到兒女成人,則無論于公于私均多有抱憾,令人扼腕嘆恨。從此詩的情感上論,誠如王壽昌所云:“劉夢得之‘一夜霜風凋玉芝’詩與元微之‘樂事難逢歲易徂……’與《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皆懇切周詳,無微不至,尤見友情之篤云。”(《小清華園詩談》卷上)
從表現藝術上說,此詩也頗具特色。起句突寫呂溫之卒,中間幾句表現哭悼的深厚
情意。五、六句則略為轉筆換氣。“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兩句,則“雄渾老蒼,沉著痛快”(劉克莊《后村詩話》)。此詩誠可謂哭悼詩中的難得佳作,故頗得胡以梅的稱道:“通首精湛,氣魄堂皇,句句相稱,淘是名家之作,亦詩之正派也。妙在用比體虛起,下用實接。”(《唐詩貫珠》
上一篇:劉禹錫《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