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
劉禹錫
功成頻獻乞身章,擺落襄陽鎮洛陽。
萬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央。
兵符今奉黃公略,書殿曾隨翠鳳翔。
心寄華亭一雙鶴,日陪高步繞池塘。
注釋:
①此詩大和八年作于汝州。裴侍中留守:即裴度。《舊唐書·文宗紀》下:大和八年三月,“以山南東道節度使裴度充東都留守,依前守司徒,兼侍中。”②乞身章:指裴度屢次上書求致仕。③“擺落襄陽”句:指裴度不再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而任東都留守。襄陽,山南節度使治所。④“萬乘旌旗”句:萬乘,指古代帝王有兵車萬乘。唐有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裴度任東都留守,故謂其分萬乘一半。⑤“八方風雨”句:洛陽處天下之中央,故謂。《文選》張衡《東京賦》:“總風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薛綜注:“王城,今河南也。《周禮》曰: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乃建王國也。”《封氏聞見錄》卷七:“夫九州島之地,洛陽為土中,風雨之所交也。”⑥黃公略:即黃石公的兵法。據《史記·留侯世家》載,黃公﹐指秦時隱士黃石公,他曾授張良《太公兵法》,謂“讀此則為王者師矣”。⑦書殿:此指集賢殿書院。曾隨翠鳳翔:翠鳳,指裴度。劉禹錫曾任集賢院學士,時裴度為集賢院大學士,故謂。⑧華亭一雙鶴:白居易曾贈裴度華亭雙鶴。
賞析:
裴度是中唐時期功勛卓著的名相,年老時退為東都留守。這一時期可謂功成名就,譽滿天下。劉禹錫與白居易等人和裴度歷來頗多交往,詩文唱和,關系十分密切。
劉禹錫對裴度十分敬重,故獻此詩以贊頌裴度的功業與高尚的人品。
此詩最有分量,為人所稱贊的是“萬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央”這一贊頌裴度之句。賀裳即謂:“夢得最長于刻劃……《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其警句云‘萬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不徒對仗整齊,氣象雄麗,且洛邑為天下之中,度以上相居守,字字關合,殆無虛設。顧有以‘旌旗’對‘風雨’不工為言者,豈非小兒強作解人乎?”(《載酒園詩話又編》)朱庭珍亦云:“純用實字,杰句最少,不可多得。古今句可法者,如……劉中山‘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高唱入云,氣魄雄厚,亦名句之堪嗣響工部者。”(《筱園詩話》卷三)宋人葉夢得亦極為推賞這兩句,甚至謂能繼老杜而高出韓愈﹐謂:“七言難于氣象雄偉,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后,常恨無繼者。韓退之筆力最為雄健,然每苦意與語俱盡,《和裴晉公破蔡州回》所謂‘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非不壯也,然意亦盡于此矣。不若劉禹錫《賀裴晉公留守東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語遠而體大也。"(《石林詩話》卷上)確如諸家所評,劉禹錫此詩確實可謂宏偉尊壯,可稱裴度之為人與功業。
上一篇:劉禹錫《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