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①(吹破殘煙入夜風)
【原詞】
吹破殘煙入夜風②。一軒明月上簾櫳③。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④。
情脈脈,意忡忡⑤。碧云歸去認無蹤⑥。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⑦。
【注釋】
①《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等。《樂章集》注“平調”,《太和正音譜》注“大石調”,《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本詞在《樂章集》中詞牌名原為《瑞鷓鴣》,唐圭璋在編撰《全宋詞》時將詞牌名改為《鷓鴣天》,并注云:“按此首調名原作《瑞鷓鴣》,非,今按律改。”
②“吹破”句:本句為倒裝,即“入夜風吹破殘煙”,意思為入夜之后微風吹散了傍晚時的薄霧。殘煙,指煙靄,夜幕降臨產生的霧氣。
③軒:長廊上的窗戶。簾櫳(lóng):閨閣。李昂《賦戚夫人楚舞歌》:“漢王此地因征戰(zhàn),未出簾櫳人已薦。”
④縱得:即便,即使。
⑤脈(mò)脈:情意綿綿,凝視不語的樣子。《古詩十九首·搖搖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忡(chōng)忡:憂慮不安的樣子。《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⑥“碧云”句: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休上人怨別》:“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后以“碧云歸去”為別離之語,此指與妻子分別。碧云,碧空中得云,喻指遠方或天邊,多用來形容離愁別緒。
⑦曾(zēng)向:怎向,奈何。
【譯文】
入夜之后微風吹散了傍晚時的薄霧。我看著窗欞和窗簾外的一輪明月悄悄爬了上來。因畏路途遙遠而更加擔心雙方心的距離也會拉遠。即便能結同心,恐不能同處一地。
情意綿綿,思緒翩翩。天上的云啊,再回去恐怕也認不得路了。奈何只是因為在前生的時候,愛把一對鴛鴦養(yǎng)在兩個籠子里。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
上片四句,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起首兩句通過“夜風”“明月”暗示主人公夜不成眠,意為夜幕降臨,清風突然吹散了薄煙,在窗欞竹簾之外,慢慢地升起了一輪明月。意境深遠,為全文奠定了一絲清冷孤寂的基調。后兩句抒情,意為因畏路途遙遠而更加擔心雙方心的距離也會拉遠。即便能結同心,恐不能同處一地。這兩句巧用連珠對句,寫出了山水相隔的相思之苦。“路遠人還遠”前冠“因驚”,有精警拔俗之妙。所謂“人還遠”,即人更遠,即心遠也。與歐陽修“平荒盡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意相同。
下片前兩句直抒胸臆,說自己情意綿綿,思緒翩翩。“碧云歸去認無蹤”,意為天上的云啊,再回去恐怕也認不得路了。這是詞人將自己比作流云,是對自己在外漂泊無定,無法歸家的一種情緒的抒發(fā)。最后一句,表達了對人生聚散的萬般無奈,是本首詞的精華所在。這是前生有緣愛自可相期,是自慰語,也是祝禱語,更是期待語,與“愿天下有緣得都成了眷屬”詞異意同,它升華了全詞的意蘊,可堪細味。
上一篇:柳永《長壽樂(繁紅嫩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