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蒼水集》(四首,集為太炎先生校訂)
起兵慷慨扶宗國[1],豈獨捐軀為故王?
二百年來遺恨在,珠申余孽尚披猖[2]。
北望中原涕淚多,胡塵慘淡[3]漢山河。
盲風晦雨凄其[4]夜,起讀先生正氣歌[5]。
廿年橫海漢將軍,[6]大業蹉跎怨北征。[7]
一笑素車[8]東浙路,英雄豈獨鄭延平[9]!
延津[10]龍劍沉淵久,出匣依然百煉鋼[11]。
抱缺守殘[12]亦盛德,心香同爇謝余杭[13]。
題解
張蒼水系明末抗清志士。曾與鄭成功配合,轉戰浙東沿海,并一度深入安徽,擊破清軍,收復20余城,深受人民擁戴。后因義軍失敗被俘,英勇犧牲。張蒼水的詩文,充滿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故在清代被列為禁書,逮至1901年始由章太炎整理傳抄稿本排印出版。此四首絕句,皆為章氏本而題,充溢著詩人對先賢愛國精神與 偉烈豐功的傾慕與贊頌。柳亞子基于深切的現實感受,取瑟而歌,深致痛慨,末首援用“延津龍劍”“出匣”等典實,透發出詩人縱遭困厄、猶思奮起的濟世情懷。
注釋
[1]宗國:指華夏,即以漢族為宗主的中國。
[2]珠申:清朝的祖先。古稱肅慎,遼宋時稱女真,清初稱珠申,皆一音之轉。此借指清王朝。披猖:驕橫。
[3]胡塵慘淡:謂清朝的民族壓迫沉重。
[4]凄其:寒涼。
[5]正氣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在獄中作《正氣歌》以明志。按:張蒼水被俘,渡錢塘,舟中拾一箋云:“此行莫作黃冠想,靜聽先生正氣歌。”此借指張蒼水的作品。
[6]廿年句:張蒼水從1645年起義抗清,逮至1664年失敗犧牲,前后轉戰浙東沿海20年。《漢書·武帝紀》:“東越王余善反,攻殺漢將吏。遣橫海軍韓說、中尉王溫舒出會稽;樓船將軍楊仆出豫章,擊之?!?/p>
[7]大業句:1659年,張蒼水與鄭成功合兵北伐,率大軍17萬,進入長江,圍攻南京,江南人民紛起響應。鄭氏因輕敵戰敗,張亦被迫撤退。蹉跎,謂虛擲時光,一事無成。
[8]素車:謂張、鄭的軍隊從海上出擊席卷東浙的雄姿,枚乘《七發》:“波涌而濤起……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其波涌而云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9]鄭延平:即鄭成功,曾被封為延平郡王。
[10]延津:“延津龍劍”之省稱。據《晉書·張華傳》:張華與雷煥于豐城獄屋基掘得寶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二人分而佩之。張華被誅,失劍所在。后雷煥亦卒,其子持劍過延平津,劍忽躍入水中。使人沒水尋之,但見二龍蟠縈,頃之水浪驚沸,遂失劍。此句意謂《張蒼水集》一如延津龍劍,沉埋已久。
[11]百煉鋼:謂精粹堅剛。周濟《金精百煉賦》:“有攻金之工兮,求百煉之精鋼?!?/p>
[12]抱缺守殘:《漢書·劉歆傳》:“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卑矗涸娙嗽诖朔从闷湟?,極贊章氏校訂《張蒼水集》,使這些殘缺、散佚的愛國主義詩文得以保存流布,功莫大焉!
[13]心香同爇:謂對章氏皆懷有崇敬之心。心香,佛家語。原謂學佛者心誠則能感于佛,與焚香供佛無異。后用表崇拜之意。爇,燃著。余杭:章太炎為浙江余杭人,此以籍貫代稱其人。
上一篇:柳亞子《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二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寄題西湖岳王冢同慧云作》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