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鄙視命運、崛起于美英社會的傳奇女性
維多利亞·克拉芙林·伍德哈爾(Victoria Claflin Woodhull)受命運捉弄,1838年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荷馬村一個靠救濟為生的多子女(兄弟姐妹10人)的貧窮家庭。父母都熱衷于算命、請神,母親尤其沉迷于催眠和招魂術。她受家庭影響,10歲便自稱能使希臘雄辯政治家德摩斯梯尼顯靈。她鄙視命運,不安于貧窮,而且天生麗質、聰明機智。她的妹妹田納西和弟弟赫布朗像她一樣,具有過人的天賦和表演才能。他們3人曾和父親組成表演團,到處流浪,為人算命、請神,并出售包括長生不老藥在內的騙人秘方,藥瓶標簽印上田納西俏麗可愛的肖像。
1853年,維多利亞未滿16歲時,就與青年藥品推銷員坎寧·伍德哈爾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樁婚姻,并繼續其江湖醫生生涯,生下了兩個孩子。后來她發現坎寧酗酒,而且經常在外玩弄女人。維多利亞不堪忍受,頂住周圍人的反對和閑言碎語,于1864年毅然決然地與坎寧離婚。離婚后,她在和詹姆斯·布拉德上校同游途中產生感情,于1866年結婚。但維多利亞不滿足于當時平淡的生活,1868年和妹妹一同前往紐約,不久就受到74歲的喜愛顯靈術和秘術的大金融家、工業家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的特別賞識。作為名噪一時的鐵路大亨和著名的范德比爾特家族的開創者,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一生閱美人無數,能對維多利亞兩姊妹青睞有加,足見兩人魅力。三人隨后成為密友,范德比爾特甚至一度考慮與田納西結婚。在他的幫助下,兩姊妹建立起一個條件齊全的股票經紀商號,獲利甚豐。當時美國社會普遍認為婦女在金融業內不可能有所作為,維多利亞姊妹的橫空出世,令華爾街為之一震。
由于出身寒微,維多利亞服膺于斯蒂芬·安德魯斯倡導的全民政治主義,致力于各種社會改革運動,特別是女權運動。雖然直到1920年,美國憲法第19條修正案才正式規定“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性別而被合眾國任何一州加以拒絕和限制”,承認婦女享有選舉權。但早在1870年,維多利亞就通過自己對憲法第14、第15條的解讀,認為婦女有權參政,宣布要競選美國總統。安德魯斯幫助她出版發行《伍德哈爾與克拉芙林周刊》,為爭取維多利亞進入白宮搖旗吶喊。該刊的主要撰稿人是安德魯斯和布拉德,兩人把周刊當作宣傳維多利亞思想的陣營,提倡女權、男女道德標準一致、性愛自由,反對娼妓及各種形式的不公平現象。維多利亞到處演講,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演說家。1871年1月,還巧妙地獲得了到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作婦女選舉權演說的邀請。維多利亞的聲名鵲起,深深地引起了當時兩位著名女權運動領袖伊麗莎白·斯坦頓和蘇珊·安東尼的注意,她也就利用和她們的關系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但由于維多利亞聲望日隆,她幾乎奪去了兩位女權運動領袖1869年創建的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的領導權,因此受到排擠。于是,她自立門戶,于1872年初組成平等權利黨,并由該黨提名她為總統候選人,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女性。雖然競選失敗,但她卻如一股源頭活水,流過美利堅的大地,為美國的民主政治注入新的元素與活力。
維多利亞參選總統引來了保守派人士的反對,當時聲名顯赫的傳教士亨利·比徹向她發起攻擊。兩姊妹不畏權勢,在1872年11月2日出版的《周刊》上公開了比徹和西奧多·蒂爾頓夫人的曖昧故事。后來蒂爾頓控告比徹,官司一打就是好幾年,而維多利亞也遭到比徹的起訴,竟被美國政府以“傳播淫穢信息”的罪名逮捕,一年多后才被無罪釋放。這樁系列案成為美國19世紀最聳人聽聞的案件之一。
1876年,維多利亞與布拉德上校離婚。1877年,范德比爾特去世,遺囑稱將財產留給其子威廉。威廉的親屬提出訴訟,認為范德比爾特和克拉芙林姊妹關系不正常,其遺囑沒有法律效力。威廉擔心她們姊妹被傳訊時可能會揭發出不利于自己的事實,于是資助她們姊妹去倫敦居住。離婚后精神不振、抑郁寡歡的維多利亞利用此款在倫敦開始了新的生活。那年的12月,維多利亞在圣詹姆斯大廳發表了題為“人體,上帝的圣殿”的演講,吸引了一位英國大金融家族成員約翰·馬丁的愛慕,并在戀愛6年后與之結婚。后來,她因從事慈善事業而聲名卓著,得到英國上層社會的承認,每次訪美都引起轟動。70歲那年,她作為促進英美關系的熱心人,組織英國婦女航空聯盟,提倡越洋飛行。她在89歲高齡時逝世,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和聲望,結束了傳奇一生。
人們認為,維多利亞·克拉芙林·伍德哈爾反對偶像崇拜、敢想敢做、不屈不撓的豐富多彩的人生,反映了她身處的那個風云詭譎、光怪陸離的時代和英美社會。
(2009年9月15日于珞珈山劉緒貽/口述趙曉悅/整理)
上一篇:《一個蘇聯人心目中的小羅斯??偨y》劉緒貽雜文
下一篇:《一出嚴肅的鬧劇——克林頓緋聞案之我見》劉緒貽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