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
雷抒雁
踏進故宮的大門,
像跨過歷史的門檻,
在這里,你能看見,
歷史,馱著一個罪惡的王朝,
艱難地爬行了多少年!
(選自《小草在唱歌》)
【賞析】
這是一首反思歷史的詩。
第一行是實寫,寫進入故宮的大門。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于永樂4年到18年,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宮是封建皇權的象征,所以,一旦身臨其境,便會情不自禁地生發出回到歷史深處的感受。
第二行是由現實跨進歷史的過渡,也是由實寫到虛寫的過渡。它承前啟后,作為基礎,升華出了后面三行。
站在“紫禁城”里,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氛圍之中,作者想到的是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大清朝。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清朝內政腐敗,列強入侵,迫使中國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條約,使中國喪失了大量主權,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作者稱這樣的王朝為“一個罪惡的王朝”。它的奇恥大辱和深重罪惡都作為負重,沉沉地壓在歷史的背上和中國人民的心上。這,足以使我們反思,也足以令我們警醒,更足以催我們自尊、自強。該詩以“門檻”為界,由實而虛,由現實進入歷史,層次分明,升華自然;作者通過對“馱”和“爬行”這兩個動詞的運用,不僅使抽象的“歷史”人格化,從而體現了他的憂患意識,而且使其有了厚重感、立體感和動態感。
(謝文利)
上一篇:雷抒雁《露》詠物詩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