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1]
【原文】
橋峻斑騅疾[2],川長白鳥高[3]。
煙輕惟潤柳,風濫欲吹桃。
徙倚三層閣[4],摩挲七寶刀[5]。
庾郎年最少[6],青草妒春袍[7]。
【注釋】
[1]此詩為大和四年春作于鄲(dān)州令狐楚幕,時詩人方十七八年華。
[2]峻:高。騅,馬蒼黑雜色,或曰蒼白雜色。疾:迅速。
[3]白鳥:白羽之鳥,如鶴、鷺。
[4]徙倚:走走停停,徘徊。王粲《登樓賦》:“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p>
[5]摩娑:撫摸。七寶刀: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刀,七,一作“八”。
[6]庾郎:庾翼。作者以庾郎自比?!稌x書·庾翼傳》:“翼字稚恭,風儀秀偉,少有經綸大略……峻作逆,翼時年二十二,兄亮使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城)?!?/p>
[7]春袍:指作者官服,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碧浦乒侔司牌贩?,謂官職卑微?!豆旁姟罚骸扒嗯鬯拼翰?。”
【譯文】
高橋之上見駿馬飛馳,長川之上有白鳥高飛。春意剛剛萌發,水汽輕淡、柳色淡黃,春風吹得桃花含苞欲放。登高望遠,大好春色盡收眼底,摩挲著七寶刀,壯懷激烈。庾翼年輕又才堪當世,就連他的春袍都要被青草妒忌。
【賞析】
此為春游即懷之作,四句寫景,四句寫人。然不落俗套,自成一格,以春天的蓬勃朝氣與年少的豪邁得意,兩相對照,抒寫青年人的意氣風發、志存高遠之態,代表了李商隱“不識愁滋味”的青春詩作。
首聯描寫“駿馬飛馳”“白鳥高飛”這兩幅明麗舒朗的畫面,突出“峻”“疾”“長”“高”四字,著眼于高橋長川,著力于馬蹄輕、鳥高翔,其用意自然在于“活力”二字。高橋長川,是活動之舞臺,其用意是渲染駿馬疾馳的輕快與俊逸,烘托白鳥飛翔的高遠,此第一層手法;百鳥高飛極言天地之開闊,駿馬縱橫極寫人物之年少得意,二者互為依托映襯,更見春游之意興情態,此第二層也;在如此開闊的天地中自由馳騁,正是人生理想的具象再現。于此,眼中景、心中情巧妙融會,意味雋永,卻又全乎一體,渾然天成。
頷聯扣住“春”字來寫,選擇了煙、風、柳、桃四種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手法與首聯也頗多相似,即第二句詩引申而來的長鏡頭,側重寫春景?!盁熭p惟潤柳”,寫煙輕柳新,正是春意剛剛萌發的初春小景,自然水汽輕淡、柳色淡黃,且“潤”字有擬人化之傾向;“風濫欲吹桃”句在第一句基礎上又更進一步,不但寫出了桃花含苞欲放的姿態,而且將風擬人化,寫出一種急不可待的青春心態,正是作者心中的桃花。作者抓住了初春景物的典型特征,寥寥數語境界全出。
頸聯由景物的描摹轉到對人物動作情態的聚焦。聯系首聯、頷聯,發現頸聯完全是承接而來,不得不寫。既然寫到飛馬馳奔,作者登高望遠,大好春色盡收眼底,胸中志氣,難以寄發,只好摩挲著七寶刀,念天地之悠悠,心緒難平,壯懷激烈,讓人聯想到辛棄疾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醉里挑燈看劍”等句,不過一個是躊躇滿志,一個是壯志難酬。詩歌中常有一些人物的動作細節描寫,仿佛很不經意,卻意在深遠,值得把玩品味。此聯含蓄地寫出作者的心事,為下聯鋪墊蓄勢。
尾聯“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幾乎是直抒胸臆,以才華橫溢的庾翼自比,又年輕又才堪當世,就連他的春袍都要被青草妒忌,更不用說活力四射的青春才俊了。這時候的李商隱還沒有經歷他人生的挫折,一路順風順水,自然懷抱青春理想躍躍欲試。而正是這種心無城府的心理描寫,成就了一個明快的青年形象,想到李商隱后來的人生際遇不禁讓人生出命運無常之感嘆。
上一篇: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