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讀者·通訊十八
小朋友:
久違了,我親愛的小朋友!記得許多日子不曾和你們通訊,這并不是我的本心。只因寄回的郵件,偶有遲滯遺失的時候。我覺得病中的我,雖能必寫,而萬里外的你們,不能必看。醫生又勸我盡量休息,我索性就歇了下去。
自和你們通信,我的生涯中非病即忙。如今不得不趁病已去,忙未來之先,寫一封長信給你們,補說從前許多的事。
愿意我從去年說起么?我知道小朋友是不厭聽舊事的。但我也不能說得十分詳細,只能就模糊記憶所及,說個大概,無非要接上這條斷鏈。否則我忽然從神戶飛到威爾斯利來,小朋友一定覺得太突兀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日 神 戶
二十早晨就同許多人上岸去。遠遠地看見錨山上那個青草栽成的大錨,壓在半山,青得非常的好看。
神戶街市和中國的差的不多。兩旁的店鋪,卻比較的矮小。窗戶間陳列的玩具和兒童的書,五光十色,極其奪目。許多小朋友圍著看。日本小孩子的衣服,比我們的華燦,比較的引人注意。他們的圓白的小臉,烏黑的眼珠,濃厚的黑發,襯映著十分可愛。
幾個山下的人家,十分幽雅,木墻竹窗,繁花露出墻頭,墻外有小橋流水。——我們本想上山去看雌雄兩谷,——是兩處瀑布。往上走的時候,遇見奔走下山的船上的同伴,說時候已近了。我們恐怕船開,只得回到船上來。
上岸時大家紛紛到郵局買郵票寄信。神戶郵局被中國學生塞滿了。牽不斷的離情!去國剛三日,便有這許多話要同家人朋友說么?
回來有人戲笑著說:“白話有什么好處!我們同日本人言語不通,說英文有的人又不懂。寫字罷,問他們‘哪里最熱鬧?’他們瞠目莫知所答。問他們‘何處最繁華?’卻都恍然大悟,便指點我們以熱鬧的去處,你看!”我不覺笑了。
二十一日 橫 濱
黃昏時已近橫濱。落日被白云上下遮住,竟是朱紅的顏色,如同一盞日本的紅紙燈籠,——這原是聯想的關系。
不斷的山,倚闌看著也很美。此時我曾用幾個盛快鏡膠片的錫筒,裝了幾張小紙條,封了口,投下海去,任它漂浮。紙上我寫著:
不論是哪個漁人撿著,都祝你幸運。我以東方人的至誠,祈神祝福你東方水上的漁人!
以及“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等話。
到了橫濱,只算是一個過站,因為我們一直便坐電車到東京去。我們先到中國青年會,以后到一個日本飯店吃日本飯。那店名仿佛是“天香館”,也記不清了。脫鞋進門,我最不慣,大家都笑個不住。侍女們都赤足,和她們說話又不懂,只能相視一笑。席地而坐,仰視墻壁窗戶,都是木板的,光滑如拭。窗外陰沉,潔凈幽雅得很。我們只吃白米飯,牛肉,干粉,小菜,很簡單的。飯菜都很硬,我只吃一點就放下了。
飯后就下了很大的雨,但我們的游覽,并不因此中止,卻也不能從容,只汽車從雨中飛馳。如日比谷公園,靖國神社,博物館等處,匆匆一過。只覺得游了六七個地方,都是上樓下樓,入門出門,一點印象也留不下。走馬看花,霧里看花,都是看不清的,何況是雨中馳車,更不必說了。我又有點發熱,冒雨更不可支,沒有心力去瀏覽,只有兩處,我記得很真切。
一是二重橋皇宮,隆然的小橋,白石的闌干,一帶河流之后,立著宮墻。忙中的腦筋,忽覺清醒,我走出車來拍照,遠遠看見警察走來,知要干涉,便連忙按一按機,又走上車去。——可惜是雨中照的,洗不出風景來,但我還將這膠片留下。聽說地震后皇宮也頹壞了,我竟得于災前一瞥眼,可憐焦土!
還有是游就館中的中日戰勝紀念品和壁上的戰爭的圖畫,周視之下,我心中軍人之血,如泉怒沸。小朋友,我是個弱者,從不會抑制我自己感情之波動。我是沒有主義的人,更顯然的不是國家主義者,我雖那時竟血沸頭昏,不由自主地坐了下去。但在同伴紛紛嘆恨之中,我仍沒有說一句話。
我十分歉仄,因為我對你們述說這一件事。我心中雖豐富地帶著軍人之血,而我常是喜愛日本人,我從來不存著什么屈辱與仇視。只是為著“正義”,我對于以人類欺壓人類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
我自然愛我的弟弟,我們原是同氣連枝的。假如我有吃不了的一塊糖餅,他和我索要時,我一定含笑地遞給他。但他若逞強,不由分說地和我爭奪,為著“正義”,為著要引導他走“公理”的道路,我就要奮然的,懷著滿腔的熱愛來抵御,并碎此餅而不惜!
請你們饒恕我,對你們說這些神經興奮的話!讓這話在你們心中旋轉一周罷。說與別人我擔著驚怕,說與你們,我卻千放心萬放心,因為你們自有最天真最圣潔的斷定。
五點鐘的電車,我們又回到橫濱舟上。
二十三日 舟 中
發燒中又冒雨,今天覺得不舒服。同船的人大半都上岸去,我自己坐著守船。甲板上獨坐,無頭緒地想起昨天車站上的繁雜的木屐聲,和前天船上禮拜,他們唱的“上帝保佑我母親”之曲,心緒很雜亂不寧。日光又熱,下看碼頭上各種小小的貿易,人聲嘈雜,覺得頭暈。
同伴們都回來了,下午船又啟行。從此漸漸地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到海的盡頭,再見陸地時,人情風土都不同了,為之悵然。
曾在此時,匆匆地寫了一封信,要寄與你們,寫完匆匆地拿著走出艙來,船已徐徐離岸。“此誤又是十余日了!我黯然地將此信投在海里。
那夜夢見母親來,摸我的前額,說:“熱得很,——吃幾口藥罷。”她手里端著藥杯叫我喝,我看那藥是黃色的水,一口氣地喝完了,夢中覺得是橘汁的味兒。醒來只聽得圓窗外海風如吼,翻身又睡著了。第二天熱便退盡。
二十四日以后 舟 中
四圍是海的舟島生活,很迷糊恍惚的,不能按日記事了,只略略說些罷。
同行二等三等艙中,有許多自俄赴美的難民,男女老幼約有一百多人。俄國人是天然的音樂家,每天夜里,在最高層上,靜聽著他們在底下彈著琴兒。在海波聲中,那琴調更是凄清錯雜,如泣如訴。同是離家去國的人呵,縱使我們不同文字,不同言語,不同思想,在這凄美的快感里,戀別的情緒,已深深地交流了!
那夜月明,又聽著這琴聲,我遲遲不忍下艙去。披著氈子在肩上,聊御那泱泱的海風。船兒只管乘風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識的他鄉。琴聲中的哀怨,已問著我們這般辛苦的載著萬斛離愁同去同逝,為名?為利?為著何來?“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月?”我自問已無話可答了!若不是人聲笑語從最高層上下來,攪碎了我的情緒,恐怕那夜我要獨立到天明!
同伴中有人發起聚斂食物果品,贈給那些難民的孩子。我們從中國學生及別的乘客之中,收聚了好些,送下二等艙去。他們中間小孩子很多,女伴們有時抱幾個小的上來玩,極其可愛。但有一次,因此我又感到哀戚與不平。
有一個孩子,還不到兩歲光景,最為嬌小乖覺。他原不肯叫我抱,好容易用糖和餅,和發響的玩具,慢慢地哄了過來。他和我熟識了,放下來在地下走,他從軟椅中間,慢慢走去,又回來撲到我的膝上。我們正在嬉笑,一抬頭他父親站在廣廳的門邊。想他不能過五十歲,而他的白發和臉上的皺紋,歷歷地寫出了他生命的顛頓與不幸,看去似乎不止六十歲了。他注視著他的兒子,那雙慈憐的眼光中,竟若含著眼淚。小朋友,從至情中流出的眼淚,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東西。晶瑩的含淚的眼,是最莊嚴尊貴的畫圖!每次看見處女或兒童,悲哀或義憤的淚眼,婦人或老人,慈祥和憐憫的淚眼,兩顆瑩瑩欲墜的淚珠之后,竟要射出凜然的神圣的光!小朋友,我最敬畏這個,見此時往往使我不敢抬頭!
這一次也不是例外,我只低頭扶著這小孩子走。頭等艙中的女看護——是看護暈船的人們的——忽然也在門邊發現了。她冷酷的目光,看著那俄國人,說:“是誰讓你到頭等艙里來的,走,走,快下去!”
這可憐的老人踧踖了。無主倉皇的臉,勉強含笑,從我手中接過小孩子來,以屈辱抱謙的目光,看一看那看護,便抱著孩子疲緩地從扶梯下去。
是誰讓他來的?任一個慈愛的父親,都不肯將愛子交付一個陌生人,他是上來照看他的兒子的。我抱上這孩子來,卻不能護庇他的父親!我心中忽然非常的抑塞不平。只注視著那個胖大的看護,我臉上定不是一種怡悅的表情,而她卻服罪地看我一笑。我四顧這廳中還有許多人,都像不在意似的。我下艙去,晚餐桌上,我終席未曾說一句話!
中國學生開了兩次的游藝會,都曾向船主商量要請這些俄國人上來和我們同樂,都被船主拒絕了。可敬的中國青年,不愿以金錢為享受快樂的界限,動機是神圣的。結果雖毫不似預想,而大同的世界,原是從無數的嘗試和奮斗中來的!
約克遜船中的侍者,完全是中國廣東人。這次船中頭等乘客十分之九是中國青年,足予他們以很大的喜悅。最可敬的是他們很關心于船上美國人對于中國學生的輿論。船抵西雅圖之前一兩天,他們曾用全體名義,寫一篇勉勵中國學生為國家爭氣的話,揭帖在甲板上。文字不十分通順,而詞意真摯異常,我只記得一句,是什么:“漂洋過海廣東佬”,是訴說他們自己的漂流,和西人的輕視。中國青年自然也很懇摯地回了他們一封信。
海上看不見什么,看落日其實也夠有趣的了,不過這很難描寫。我看見飛魚,背上兩只蝗蟲似的翅膀。我看見兩只大鯨魚,看不見魚身,只遠遠看見它們噴水。
此外還有什么可說的呢,船上生活,只像聚什么冬令會,夏令會一般,許多同伴在一起,走來走去,總走不出船的范圍。除了幾個游藝會演說會之外,談談話,看看海,寫寫信,一天一天地漸漸過盡了。
橫渡太平洋之間,平空多出一日,就是有兩個八月二十八日。自此以后,我們所度的白日,和故國的不同了!鄉夢中的鄉魂,飛回故國的時候,我們的家人骨肉,正在光天化日之下,忙忙碌碌。別離的人!連魂來魂往,都不能相遇么?
九月一日之后
早晨抵維多利亞(Victoria),又看見陸地了。感想紛起!那日早晨的海上日出,美到極處。沙鷗群飛,自小島邊,綠波之上,輕輕地蕩出小舟來。一夜不曾睡好,海風一吹,覺得微微悵惘。船上已來了攝影的人,逼我們在烈日下坐了許久,又是國旗,又是國歌地鬧了半日。到了大陸上,就又有這許多世事!
船徐徐泛入西雅圖(Seattle)。碼頭上許多金發的人,來回奔走,和登舟之日,真是不同了!大家匆匆地下得船來,到扶橋邊,回頭一望,約克遜號郵船凝默地泊在岸旁。我無端黯然!從此一百六十幾個青年男女,都成了漂泊地風萍。也是一番小小的酒闌人散!
西雅圖是三山兩湖圍繞點綴的城市。連街衢的首尾,都起伏不平,而景物極清幽。這城五十年前還是荒野,如今竟修整得美好異常,可覘國民元氣之充足。
匆匆地游覽了湖山,赴了幾個歡迎會,三號的夜車,便向芝加哥進發。
這串車是專為中國學生預備的,車上沒有一個外人,只聽得處處鄉音。
九月三日以后
最有意思的是火車經過落基山,走了一日。四面高聳的亂山,火車如同一條長蛇,在山半徐徐蜿蜒。這時車后掛著一輛敞車,供我們坐眺。看著巍然的四圍青郁的崖石,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我總覺得看山比看水滯澀些,情緒很抑郁的。
途中無可記,一站一站風馳電掣的過去,更留不下印象。只是過米西西比(Mississippi)河橋時,微月下覺得很玲瓏偉大。
七日早到芝加哥(Chicago),從車站上就乘車出游。那天陰雨,只覺得滿街汽油的氣味。街市繁盛處多見黑人。經過幾個公園和花屋,是較清雅之處,綠意迎人。我終覺得芝加哥不如西雅圖。而芝加哥的空曠處,比北京還多些青草!
夜住女青年會干事舍。夜中微雨,落葉打窗,令我撫然,寄家一片,我說:“幾片落葉,報告我以芝加哥城里的秋風!今夜曾到電影場去,燈光驟明時,大家紛紛立起。我也想回家去,猛覺一身萬里,家還在東流的太平洋之外呢!”
八日晨又匆匆登車,往波士頓進發。這時才感到離群。這輛車上除了我們三個中國女學生外,都是美國人了。
仍是一站一站匆匆地過去,不過此時窗外多平原,有時看見山畔的流泉,穿過山石野樹之間,其聲潺潺。
九日近午,到了春野(Spring field)時,連那兩個女伴也握手下車去。小朋友,從太平洋西岸,繞到大西洋西岸的路程之末。女伴中只剩我一人了。
九月九日以后
九日午到了所謂美國文化中心的波士頓(Boston)。半個多月的旅行,才略告休息。
在威爾斯利大學(Wellesley College)開學以前,我還旅行了三天,到了綠野(Green field)春野等處,參觀了幾個男女大學,如侯立歐女子大學(Holyoke College),斯密司女子大學(Smith College),依默和司德大學(Amberst College)等,假期中看不見什么,只看了幾座偉大的學校建筑。
途中我贊美了美國繁密的樹林,和平坦的道路。
麻撒出色省(Massachusetts)多湖,我尤喜在湖畔馳車。樹影中湖光掩映,極其明媚。又有一天到了大西洋岸,看見了沙灘上游戲的孩子和海鷗,回來做了一夜的童年的夢。的確的,上海登舟,不見沙岸,神戶橫濱停泊,不見沙岸,西雅圖終止,也不見沙岸。這次的海上,對我終是陌生的。反不如大西洋岸旁之一瞬,層層卷蕩的海波,予我以最深的回憶與傷神!
九月十七日以后 威爾斯利
從此過起了異鄉的學校生活。雖只過了兩個多月,而慰冰湖有新的環境和我靜中常起的鄉愁,將我兩個多月的生涯,裝點得十分浪漫。
說也湊巧,我住在閉璧樓(Beebe Hall),閉璧樓和海竟有因緣!這座樓是閉璧約翰船主(Captain John Beebe)捐款所筑。因此廳中,及招待室,甬道等處,都懸掛的是海的圖畫。初到時久不得家書,上下樓之頃,往往呆立平時堆積信件的桌旁,望了無風起浪的畫中的海波,聊以慰安自己。
學校如同一座花園,一個個學生便是花朵。美國女生的打扮,確比中國的美麗。衣服顏色異常的鮮艷,在我這是很新穎的。她們的性情也活潑好交,不過交情更浮泛一些,這些天然是“西方的”!
功課的事,對你們說很無味。其余的以前都說過了。
小朋友,忽忽又已將周年,光陰過得何等的飛速?明知追寫這些事時,要引起我的惆悵,但為著小朋友,我是十分情愿。而且不久要離此,在重受功課的束縛以前,我想到別處山陬海角,過一過漫游流轉的生涯,以慰我半年閉居的悶損。趁此寧靜的山中,只憑回憶,理清了欠你們的信債。敘事也許不真不詳,望你們體諒我是初愈時的心思和精神,沒有輕描淡寫的力量。
此外曾寄《山中雜記》十則,與我的弟弟,想他們不久就轉給你們。再見了,故國故鄉的小朋友!再給你們寫信的時候,我想已不在青山了。
愿你們平安!
冰心
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沙穰
上一篇: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三》散文賞析
下一篇:冰心《六一姊》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