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題解】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于開元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離開蜀中奔赴長江中下游的行舟途中,寫下此詩。
詩中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贊秋夜行舟可謂空靈曼妙,把即將離開家鄉的那份眷戀以及對親情無法割舍的情懷,融入漫漫秋夜之中。
【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發清溪向三峽③,思君不見下渝州④。
【注釋】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半輪秋:喻秋夜的月亮似半個車輪。
②平羌: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東北。
③清溪:指清溪驛,在峨眉山附近。
④君:峨眉山月。一說指李白友人。渝州:唐代巴縣州名,即今重慶市。
【譯文】
微涼的秋風里,半輪明月高高地懸掛在峨眉山頂。月影倒映在奔流不止的平羌江上,隨波蕩漾。
我乘著小船,在這月朗星稀的夜晚從清溪出發直奔三峽。思念你啊,也思念家鄉的親人,然而舟行流轉,高山遮住了你的身影,看不見你,惆悵之中才發現已經順流而下到了渝州。
上一篇:李白《將進酒》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