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裴仲謀同年①
【原文】
交蓋春風汝水邊②,客床相對臥僧氈③。
舞陽去葉才百里④,賤子與公皆少年⑤。
白發齊生如有種,青山好去坐無錢⑥。
煙沙篁竹江南岸⑦,輸與鸕鶿取次眠⑧。
【注釋】
①次韻:照用原作的韻字和詩。裴仲謀:姓裴名綸,黃庭堅友人,事跡不詳。
②交蓋:即是“傾蓋”,見《孔叢子》。蓋:車蓋。汝水:古水名。
③客床:客中所用的床鋪。僧氈:僧人用的氈墊。
④舞陽:今河南舞陽縣。去:距離。葉:今河南葉縣。
⑤賤子:對自己的謙稱,古人詩中常用。皆:一作“俱”。
⑥坐:因為。
⑦沙:水邊沙岸。篁:竹,竹叢。
⑧輸與:讓給,比不上。鸕鶿:黑色水鳥,俗叫魚鷹、水老鴉。能捕魚。取次:任意,隨便。
【譯文】
在汝水邊上,春風輕拂,我們在路上邂逅。車蓋相交,殷勤問訊。日暮投宿客店,躺在薄薄的僧氈上,對床共語。
舞陽離葉縣才不過百里路,我跟你都是少年人。
如今兩人白發齊生,好像有種子在萌發似的;本應回到故鄉的青山里好好過活,可惜我們沒有買山的錢。
遙想著故鄉江南,輕煙籠罩著的岸邊,水淺沙明,修竹搖曳。可惜啊,只好讓那些悠閑地睡著的鸕鶿去享用了。
【賞析】
此詩作于熙寧二年(1069),時作者任葉縣縣尉。
此詩前半首抒寫他鄉重逢的地點和氛圍,表現作者與裴綸的交情;后半首寫兩人短暫相逢時的心態,抒發對未來的惆悵之情。全詩各聯之間跳躍較大而過渡自然,自有一脈真情摯意。
此詩前半首敘寫作者與裴仲謀的交情,一氣貫注。黃庭堅曾與裴仲謀在汝水河濱的僧寺中同宿,故有首二句。第三四兩句說,他與裴仲謀同為少年,居官之地又相距很近,可以時常交流。朋友途中相遇,停車共語,兩車之蓋傾斜相交,即是“交蓋”。后人用此辭指朋友會晤之意。第五六兩句提筆宕開,抒發感慨。這是古人作七律詩常用之法,可以增加高遠之勢。末兩句接著說出,他還不如水鳥鸕鶿能在江南的煙沙篁竹中悠閑自在地生活。黃庭堅任葉縣尉縣時很不得意。他初到汝州,即因“到官逾期”,被妝州長官富弼將他“下吏”(見《還家呈伯氏》詩史容注)。縣尉要經常送往迎來,伺候上官,也使黃庭堅感到厭煩。他的《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詩有“小丈有時須束帶,故人頗問不休官”之句,說出了郁悶不樂想棄官而去的心情。
此詩章法絕妙,對句詩意跳躍變化,藝術風格清新拗奇,對后人影響極大。
上一篇:黃庭堅《次韻秦覯過陳無己書院觀鄙句之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次韻賞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