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齋睡起二首(其一)
【原文】
小黠大癡螳捕蟬①,有余不足夔憐蚿②。
退食歸來北窗夢③,一江風月趁漁船。
【注釋】
①螳捕蟬:這里指螳螂捕蟬的故事。
②夔(kuí):神話故事中的獨腳獸。蚿:指長有很多足的蟲子。
③北窗夢:化用陶淵明《與子儼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譯文】
什么是小聰明?什么是大蠢笨?我們從螳螂捕蟬的故事中就能看出來;從獨角獸到多足之蟲的演變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有余與不足是相對而言。
我的公事辦理完畢,回家吃飯后就躺在北窗下恍恍惚惚地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夢里我跟隨那艘漁船,在一江風月的推動下漸漸遠去。
【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強烈的隱居意圖。據說在元祐時期,蘇軾和黃庭堅等一應才子都在朝堂上做官,只是,隨著黨爭越來越激烈,蘇軾和黃庭堅也不斷遭到對手的攻擊和污蔑,以至于被迫離開朝堂中心,貶謫到非常偏遠的地方做個小官。黃庭堅原本應該在編撰完《神宗實錄》后升遷,但是卻因遭受對手的污蔑,官職最高才做到著作佐郎,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寫。
這首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化用《莊子》中“螳螂捕蟬”和“夔憐蚿”的哲理故事,由此說明“小黠大癡”和“有余不足”實際上都是相對而言的。正所謂螳螂捕蟬,卻沒有想到黃雀在后。而人世間的種種算計,也和那些長有許多腳的小蟲子沒什么兩樣。后面的兩句詩就是表達詩人強烈的隱居意圖,詩人連做夢都想要“一江風月趁漁船”,與此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爾虞我詐的厭倦之情。
上一篇:黃庭堅《太平寺慈氏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