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白
【題解】
這首七絕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作于唐玄宗天寶四載(公元745年)秋。天寶三載(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游梁宋之地。天寶四載(745年),二人又同游齊趙,他們一同馳馬射獵,賦詩論文,感情相當默契。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便寫了這首贈別詩。當時,李白也寫下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留別,從中流露出李白依依惜別的深情。
此詩突現了一個狂字,顯示出一個傲字。傲骨飛揚,狂蕩不羈,這就是杜甫對于李白的真實寫照。這首詩雖然言簡意賅卻是韻味無窮。通篇措辭奇崛樸,沉郁頓挫;抑揚有致,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詰口吻,更是把全詩推向了高潮。
【原文】
秋來相顧尚飄蓬①,未就丹砂愧葛洪②。
痛飲狂歌空度日③,飛揚跋扈為誰雄④?
【注釋】
①相顧:相視,互看。飄蓬:草本植物,葉如柳葉,開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隨風飄蕩。故常用來比喻人的行蹤飄忽不定。
②未就:沒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認為煉砂成藥,服之可以延年益壽。葛洪:東晉道士,自號抱樸子,入羅浮山煉丹。
③狂歌:縱情歌詠??眨喊装椎?。
④飛揚跋(bá)扈(hù):不守常規,狂放不羈。此處作褒義詞用。
【譯文】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我特地前來看望你,得知你的行蹤還是像飛蓬一樣隨風飄蕩、飄忽不定,你云游四海只為追求修仙之道,你聽說煉砂成藥以后服之可以延年益壽,但是沒有煉就成功,心里覺得愧對精于煉制仙丹的仙道葛洪。
但是,凡塵俗世之中又能有幾人知道,你隱居煉丹卻因壯志難酬。你無奈中只能是痛飲狂歌,白白地虛度時光,你氣度飛揚、狂放不羈,從不茍且依附權貴奸佞,然而你如此豪邁雄壯,究竟又是為了誰呢?
上一篇:杜甫《贈衛八處士》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贈李白》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