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戲劇在明代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流行的地方戲如秦腔、弋陽腔、徽調、二簧調等先后入京,與昆曲爭勝。它們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質樸爽朗的音樂和表演,通俗易解又富于感染力的唱詞和念白,漸漸占了劇壇的優勢。北方的山西梆子、豫劇也非常流行。南方由弋陽腔發展起來的贛劇和由皮簧系統發展起來的漢劇、湘劇、桂劇都逐漸成熟,成為獨立的劇種。
隨著戲劇的發展,誕生了一些優秀劇本。其中以洪昇的 《長生殿》 和孔尚任的 《桃花扇》 最有名。
洪昇(1645—1704年),字昉思,杭州錢塘人。出身于沒落的名門家庭,在政治上不得志,對現實不滿。《長生殿》是通過李隆基(唐玄宗)與楊玉環(貴妃)的故事,歌頌生死不渝的愛情,同時又著力描寫他們的愛情給當時社會政治帶來極壞的影響,暴露了統治階級荒淫奢侈的生活和它所加于人民的深重災難。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孔子的后代,曲阜人。他曾在淮、揚一帶參加過三年多的治水工作,目睹人民的苦難和官場的黑暗,對現實社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同時,在這期間他還搜集大量的有關南明興亡的史料和遺聞,結識了一些明代的遺民,憑吊過一些明代的遺跡,為他的《桃花扇》創作積累了資料。《桃花扇》的主題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他借一個秦淮歌妓李香君與復社文人侯方域戀愛的故事,寫出南明政權的腐朽衰亡,企圖以此來激勵民族氣節,吸取歷史教訓。
清統治者實行文化統治,對民間戲劇的發展橫加干涉、破壞,極力宣揚昆曲中的 “談忠說孝” 的封建糟粕,使戲劇的發展受到消極影響。
上一篇:《清代的典當》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清代的科舉》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