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麟游縣·唐九成宮》陜西名勝簡介
在麟游縣西5里臺天山上。唐九成宮是在隋仁壽宮舊址上建成的。其名九成者,乃九重或九層之意,言其高大也。
據《唐書·地理志》記載,本隋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五年(631年)三月,李世民加以修葺,更名九成宮。并置禁苑、武庫及宮寺。唐太宗在此樂以忘返,群臣勸請無效,天降暴雨,水漫宮中,今此地有“漫水嶺”之名。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651年)改九成宮為“萬年宮”,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復曰“九成宮”。宮垣周長1800步。
據《縣志》記載,宮在縣西天臺山上,中有碧城、排云、御容等殿。據《元和郡縣志》記載,皇帝每歲避暑,春往冬還。
九成宮,有貞觀六年(632年)所立之《九成宮醴泉銘》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今建亭以護。并附唐高宗李治《萬年宮銘并序》碑。永徽五年(654年)五月所立,高宗李治正書。
此外,這里還有唐李子卿《駕幸九成宮賦》,其文有465字。
今宮已圮,尚留遺跡,據《麟游縣新志草》載:“天臺山在縣西5里,為隋唐故宮舊墟。山陽崇崖崛起,石骨棱棱,其陰平衍皆土,懸崖古柏,縈以葛蘿,白松亭亭,連云干霄。山中多古跡,題詠尤眾?!倍駥m所在山之主峰稱之九龍殿,或曰水漫嶺,山下有地名御溝里,山上有地名梳妝臺,遺址正南過杜水,有鳳臺,鳳臺西面有唐王的點將臺,栗川村有冬不結冰的御泉,泉對面有昔日百官府所在地今名官坪。
1980年,宮址發現石砌宮井,井臺方形,邊長6.52米,井口為圓形,直徑1.06米,周回雕有八瓣葵花圖案,口外有4個相距3米的柱礎石,石直徑0.28米,中有圓形小孔,孔徑0.14米,孔深0.3米,井臺砌石,井口圖案,柱礎石等皆研磨雕刻精致,為研究隋唐建筑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為保護此井而建仿唐井亭、垣墻和門樓等。
九成宮遺址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蒲城縣·周賈大夫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城固縣·唐公祠、碑》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