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皇后徐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明成祖皇后徐氏》人物故事小傳
徐氏(公元1360—1407年),其父徐達為明朝開國功臣,出將入相,死后被追封為中山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徐氏嫁給當時為燕王的明成祖朱棣,為燕王妃。成祖即位后,徐氏被冊立為皇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死,年46歲。上謚號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圣文皇后。徐氏自幼喜讀書,人稱“女諸生”。在政治方面,她認為靖難之役以來連年戰(zhàn)亂,兵民盡皆廢敝,要“宜與休息”。所以,直到自己病重、臥榻不起的時候,徐氏還在勸成祖要愛護百姓、廣求賢才。
〔正 史〕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達①長女也。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太祖聞后賢淑,召達謂曰:“朕與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達頓首謝。
洪武九年②冊為燕王妃。高皇后深愛之。從王之藩,居孝慈高皇后③喪三年,蔬食如禮。高皇后遺言可誦者,后一一舉之不遺。
靖難兵起④,王襲大寧,李景隆⑤乘間進圍北平。時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備御,多稟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王即帝位,冊為皇后。言:“南北每年戰(zhàn)斗,兵民疲敝,宜與休息。”又言:“當世賢才皆高皇帝所遺,陛下不宜以新舊間。”又言:“帝堯施仁自親始。”帝輒嘉納焉。初,后弟增壽常以國情輸之燕,為惠帝所誅,至是欲贈爵,后力言不可。帝不聽,竟封定國公,命其子景昌襲,乃以告后。后曰:“非妾志也。”終弗謝。嘗言漢、趙二王性不順,官僚宜擇廷臣兼署之。一日,問:“陛下誰與圖治者?”帝曰:“六卿理政務,翰林職論思。”后因請悉召見其命婦,賜冠服鈔幣。諭曰:“婦之事夫,奚止饋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從有違,夫婦之言,婉順易入。吾旦夕侍上,唯以生民為念,汝曹勉之。”嘗采《女憲》、《女誡》作《內(nèi)訓》二十篇,又類編古人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天下。
永樂五年⑥七月,疾革,唯勸帝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毋驕畜外家。又告皇太子:曩者北平將校妻為我荷戈城守,恨未獲隨皇帝北巡,一賚恤之也。是月乙卯崩,年四十有六。帝悲慟,為薦大齋于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光祿為具物。十月甲午,謚曰仁孝皇后。七年營壽陵于昌平之天壽山,又四年而陵成,以后葬焉,即長陵也。帝亦不復立后。仁宗即位,上尊謚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圣文皇后,袝太廟。
《明史》卷一一三
〔注 釋〕
①徐達:字天德,朱元璋麾下大將。明朝建立后官至中書右丞相,受封魏國公,死后追封為中山王。②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③孝慈高皇后:指朱元璋的皇后。請參見本書《明太祖皇后馬氏》。④靖難兵起:朱元璋死后,其孫明建文帝即位,實行包括削藩在內(nèi)的改革措施。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打著誅奸臣、清君側的旗號進行反抗,名曰“靖難”。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攻克南京,即帝位,年號永樂。⑤李景隆:建文帝派去抵擋朱棣南下的領兵統(tǒng)帥。⑥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
〔相關史料〕
秋,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
后好讀書,嘗為上言:“當世賢才皆高皇后所遺,陛下不宜以新間舊。”又言:“帝堯施仁自親九族始。”上嘉納之。嘗召六卿命婦入見,諭之曰:“婦之事夫,奚止饋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從有逆,夫婦之言,婉順易入。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為念。愿共勉之!”嘗采《女憲》、《女戒》作《內(nèi)訓》①二十篇,又類編古人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天下。
至是疾革,惟勸上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毋驕畜外家。崩,年四十有六。上大慟,為薦大齋于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光祿為具物。
清·夏燮:《明通鑒》卷一五
〔注 釋〕
①《女憲》:《女憲》等書都是鼓吹三從四德等封建婦道的書籍。
上一篇:《明憲宗妃紀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明憲宗妃紀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明英宗皇后錢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明英宗皇后錢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