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萬歷年間,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國內外貿易空前活躍。各地形成了許多商業(yè)中心,南北兩京自不必說,如蘇州、杭州、湖州、漢口、廣州等地都非常繁華。蘇州的閶門一帶聚集了無數(shù)車船,當時人贊曰:“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東西,五更市販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齊。” 稍小的江南城鎮(zhèn)也有了很大發(fā)展,上海當時人稱小蘇州,各地商販達數(shù)十萬人。不同的地區(qū)逐漸形成專業(yè)化的市場,如松江為棉布生產中心,其原料從北方運來,織成布再運往北方; 安徽的蕪湖則以漿染業(yè)著名,史稱 “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蘇州為絲織中心,原料則取自湖州。江南城市手工業(yè)繁榮,食物也要靠外地供給,每年秋天,運糧船首尾相銜,綿綿不絕。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行的茶馬市貿易也有很大發(fā)展,大同、宣府一帶,繁華幾乎可與江南媲美。倭寇平定之后,隆慶年間,對私人的海外貿易采取了承認的政策,有條件地允許中外商船納稅后貿易,于是海外貿易進入了新時期。雖然明政府禁止與日本通商,但走私貿易仍十分巨大。西班牙占領南美的墨西哥、亞洲的菲律賓等地后,每年都有船隊到菲律賓進行貿易。中國商人對西班牙人帶來的巨額美洲白銀很感興趣,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又是西班牙人急需的,于是中國商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成為太平洋貿易的重要部分。易碎的瓷器要進行千里販運可不是易事,夫役們在碗盤里放入泥土和植物種子,再把它們捆扎在一起,放在潮濕地,還常常澆水,種子發(fā)芽后便纏繞在一起,這時就是把瓷器扔在地上也不會碎。明初政府禁用白銀,萬歷時期大量的外國白銀流入,這時白銀成為主要貨幣。舉國逐利,奢侈之風蔓延,時人嘆道:“世間人睜眼觀見,論英雄錢是好漢。”
上一篇:《洪承疇力竭降清》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渾身是膽楊繼盛》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