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改革,建立在集中的相權之上,而他的權威又建立在皇室的信任之上,但皇家的情誼不同于世俗的友誼,并沒有永久性。神宗是一生性聰明的少年,在母親、馮大伴、張先生的嚴厲管束下,他顯得儒雅、懂禮教,但在聽話的外表下卻是一顆高傲的心,他的血管里流著祖父世宗的血,在委曲求全的背后便是伺機報復了。張居正當眾斥責他,當時隱忍了,但這恥辱是忘不了的,煩悶無處可發,就對那些無力反抗的人發泄。神宗10歲時,曾因御史疏中有 “唐高不君,則天為虐” 之語大怒,執意將這御史貶為庶民。12歲時,言官彈劾內監醉酒放肆,他認為這是朝臣干涉宮內之事,勃然大怒。隨著年紀的增長,皇帝和張居正的矛盾更日益加深,但多年的師道尊嚴起著作用,關系還相當親密。一次日講,年輕的皇帝說: “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子孫便了。” 張先生自然感激涕零。萬歷十年六月,張居正病重身亡,終年57歲。自此,神宗才真正親政,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清除張居正的影響,他一直對馮保的管制耿耿于懷,又聽說馮家財富勝過皇上,便突然逮捕了馮保,抄得金銀100余萬,貪財的皇帝初次嘗到查抄的甜頭。倒張勢力接二連三上疏,在他們的描繪下,張先生的形象逐漸變得虛偽陰險,罪名有欺君害民,受賄賣官,甚至任用戚繼光等武將,也成了居心叵測,妄圖謀反,神宗看了又失望又氣憤。萬歷十一年,張居正的官階、謚號等一律作廢,十二年,張家被查抄,其長子自殺,家人死數十口,他所提倡的改革方案也相繼推翻。當時人于慎行悲憤地說:“當其柄政時,舉朝爭頌其功而不敢言其過,今日既敗,舉朝爭索其罪不敢言其達,皆非實情。”從此,朝政又陷于無是非的紛爭與腐敗之中。
上一篇:《資本主義萌芽》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長不大的天啟帝》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