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倒臺,徐階成了內閣首輔。為了表明心跡,他在堂上懸掛一個條幅,上寫: “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這便是他的施政綱領。徐階記取前車之鑒,所為盡與嚴嵩等相反,擬旨時必定拉上其他閣臣共議。他對皇帝說:“處事同眾便公平,公平是百善基礎,專權便有私情,有私情就百弊滋生。” 世宗當然非常滿意。過去,張璁、嚴嵩等都鼓勵皇帝猜疑苛刻,而徐階極力引導世宗對臣下寬厚,言官說了不好聽的話,皇帝欲施淫威之時,他往往委婉勸諫,使他們得以從輕發(fā)落。自嘉靖中葉以來,南北用兵,邊鎮(zhèn)大臣稍不如皇帝之意,便有殺身之禍,而閣臣只看皇帝的臉色,并不從中調護。徐階掌權后,努力保護能臣虎將,使他們得以功成名就,詔獄長期空著,君臣相安無事。世宗晚年,更熱衷修道服丹,病情日漸沉重,有時也心灰意懶,對徐階說想傳位給兒子,自己專心養(yǎng)病。徐階是明白人,哪敢勸皇帝退位,只泛泛地勸他以天下為重。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渴望成仙的世宗終于死于大內,其第三子裕王朱載垕繼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 (1567年),他便是穆宗。皇帝的逝世給革除弊政提供了機會,按慣例,遺詔由大臣起草,徐階把同僚高拱、郭樸撇在一邊,叫來精明干練的張居正共同商定。遺詔宣布,前朝弊政如齋醮、土木工程、采珠寶等一切停罷,大禮議、李福達案受害者及因勸諫得罪的官員一律復官。遺詔一出,朝野歡呼,人們將此與嘉靖初楊廷和起草的登極詔書相媲美,稱為世宗朝的始終兩大盛事。一切稱譽皆歸于徐階,同為閣臣的高拱、郭樸當然不滿,內閣之爭從此開始。郭樸宣稱: “徐公謗先帝,可斬也!” 一時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面。
上一篇:《東林黨事事關心》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中朝虎將并肩戰(zhàn)》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