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何時能團圓
《富春山居圖》卷是元朝四大家之一黃公望的晚年力作。作者時畫時綴,有人估計此圖“經營七年而成(王原祁《麓臺題畫稿》)。董其昌認為“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造物者把它錘煉成千古不朽的杰作,但其命運乖戾,至今仍身分異處,令人痛心疾首。
它在明朝著名畫家沈周手里被人騙走,它落到宜興吳家以后,清初,吳問卿從他父親那里繼承了《富春山居圖》,愛不釋手,“置之枕席,以臥以起;陳之座右,以食以飲;倦為之爽,悶為之樂,醉為之醒”。但是,吳問卿是個又自私又無知的家伙,他曾想死后以所藏名畫殉葬,又恐子弟們不遵照他的遺囑辦,所以在自己病危之際,集《富春山居圖》等名畫于床前,點火焚燒。吳其貞在《書畫記》中記述吳問卿火焚《富春山居圖》時的情景時說:“……吳問卿病篤焚以殉,其從子子文,俟問卿目稍他顧,將別卷從火中易出,已燒焦前段四尺余矣”。《富春山居圖》逃過這場大劫,多虧子文之功,但它從此就圖分兩處了。
《富春山居圖》的厄運并沒到此終止。其長卷部分三丈余,先后被張范我、季寓庸、高士奇、王鴻緒、安儀周等著名收藏家視為瑰寶。安家敗落,此圖被收入清宮,在此以前,清宮存一卷膺品,卻被自視為鑒賞專家的乾隆皇帝奉為真跡而一再品題。當把這幅曾慘遭劫難的真跡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卻武斷地視為贗本。這本來是畫史上的一大笑談,可是,《富春山居圖》從此卻又得蒙冤多年。
再說被焚后的前半部分,還剩三十多厘米,歸吳其貞收藏,美其名曰《剩山圖》。后來,吳其貞將《剩山圖》贈給廬州太守王延賓,王將其裝入《三朝寶繪圖》冊中。這時,焚后的后半部尚在季寓庸家。名畫家程正揆曾動員季將其轉讓給王延賓,使《富春山居圖》破鏡重園。遺憾的是程正揆的努力沒能成功。
民國年間,吳湖帆先生得到《剩山圖》將其改裝成卷,五十年代,轉讓給浙江省搏物館。而《富春山居圖》的后半部分在民國年間飽嘗顛簸之苦,并飛越臺灣海峽,如今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何時方得團圓?
上一篇:《天鵝湖》編導是誰?
下一篇:《時事公報》與金臻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