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曹吉祥》人物故事小傳
曹吉祥(公元?—1461年),灤州(今河北灤縣)人,明朝中期宦官。正統年間,先后參加“麓川之役”、征兀良哈、鎮壓鄧茂七起義等三大戰事,皆任監軍。景泰初年,與石亨結黨,分掌京營。發動“奪門之變”,迎英宗復辟,以功任司禮太監,總督三大營。結黨營私,遍布黨羽,排斥異己,氣焰囂張,朝野側目。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與其子曹欽發動宮廷政變,事敗被殺。
[正 史]
曹吉祥,灤州人,素依王振。正統①初,征麓川②,為監軍。征兀良哈,與成國公朱勇、太監劉永誠分道。又與寧陽侯陳懋等征鄧茂七③于福建。吉祥每出,輒選達官、跳蕩卒隸帳下,師還畜于家,故家多藏甲。
景泰④中,分掌京營⑤。后與石亨結,帥兵迎英宗復位,遷司禮太監,總督三大營⑥,嗣子欽、從子鉉、鐸、䥧等皆官都督。欽進封昭武伯,門下廝養冒官者多至千百人,朝士亦有依附希進者。
權勢與石亨埒,時并稱曹、石。二人惡言官有言,共潛于帝,命吏部尚書王翱察核,年三十五以上者留,不及者調用。于是給事何玘等十三人改州判官,御史吳禎等二十三人改知縣。會有風雷雨雹之變,帝乃悟,悉還其職。未幾,二人爭寵,有隙,御史楊瑄、張鵬劾之。吉祥乃復與亨合,乘間訴帝,帝為下瑄等詔獄,而逮治閣臣徐有貞、李賢等。承天門災。帝命閣臣岳正草罪己詔,詔語激切。吉祥復訴正謗訕,帝又謫天,焰益張,朝野仄目。
久之,帝覺其奸,意稍稍疑。及李賢力言奪門非是,始大悟,疏吉祥。無何,石亨敗⑦,吉祥不自安,漸蓄異謀。日犒諸達官,金錢、谷帛恣所取。諸達官恐吉祥敗而已隨黜退也,皆愿盡力效死。欽問客馮益曰:“自古有宦官子弟為天子者乎?”益曰:“君家魏武⑧,其人也。”欽大喜。
天順五年⑨七月,欽私掠家人曹福來,為言官所劾,帝令錦衣指揮逯杲按之。遍諭群臣。欽驚曰:“前降敕,遂甫石將軍,今復爾,殆矣。”謀遂決。
是時甘、涼告警,帝命懷寧侯孫鏜西征,未發。吉祥使其黨掌欽天監太常少卿湯序擇是月庚子昧爽,欽擁兵入,而己以禁軍應之。謀定,欽召諸達官夜飲。是夜、鏜及恭順侯吳瑾俱宿朝房。達官馬亮恐事敗,逸出,走告瑾。瑾趣鏜由長安右門隙投疏入,帝急執吉祥于內,而敕皇城及京城九門閉弗啟。欽知亮逸,中夜馳往逯杲家,殺杲,斫傷李賢于東朝房。以杲頭示賢言:“杲激我也。”又殺都御史寇深于西朝房。攻東、西長安門,不得入,縱火。守衛者拆河堧磚石塞諸門,賊往來叫呼門外。鏜遣二子急召西征軍,擊欽于東長安門。欽走,攻東安門,道殺瑾,復縱火,門毀。門內聚薪益之,火熾,賊不得入。天漸曙,欽黨稍稍散去。鏜勒兵逐欽,斬鉉、䥧,鏜子軏斫欽中膊。欽走突安定諸門,門盡閉。奔歸家,拒戰。會大雨如注,鏜督諸軍大呼入,欽投井死,遂殺鐸,盡屠其家。越三日,磔吉祥于市。湯序、馮益及吉祥煙黨皆伏誅,馬亮以告反者,授都督。
《明史》卷三○四
〔注 釋〕
①正統:明英宗朱祁鎮的年號,公元1436—1449年使用。②麓川:治所在今云南瑞麗。③鄧茂七:明中期農民起義領袖。④景泰:明代宗朱祁鈺的年號,公元1450—1456年使用。⑤京營:明朝駐京部隊。⑥三大營:即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⑦石亨敗: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下詔獄,以謀反律被斬。⑧魏武: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⑨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
〔相關史料〕
有貞既得志,則思自異于曹、石。窺帝于二人不能無厭色,乃稍稍裁之,且微言其貪橫狀,帝亦為之動。御史楊瑄奏劾亨、吉祥侵占民田。帝問有貞及李賢,皆對如瑄奏。有詔獎瑄。亨、吉祥大怨恨,日夜謀構有貞。帝方眷有貞,時屏人密語。吉祥令小豎竊聽得之,故泄之帝。帝驚問曰:“安所受此語””對曰:“受之有貞,某日語某事,外間無弗聞。”帝自是疏有貞。會御史張鵬等欲糾亨他罪,未上,而給事中王鉉泄之亨、吉祥。二人乃泣訴于帝,謂內閣實主之。遂下諸御史獄,并逮系有貞及李賢。
《明史·徐有貞列傳》
上一篇:《智林》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智林》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朱常洵、朱由崧》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朱常洵、朱由崧》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