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選手慘死拳臺
中國的拳擊運動自1958年中斷以后,經過28年的沉寂,終于在1986年得以恢復,全國僅層次較高、跨省市的拳賽已舉行過數十次,很多省市都有了自己的拳擊隊。但江西省尚沒有一個拳擊專業隊。而1988年10月,從未在全國性拳擊比賽中露過面的江西省南昌市第一糧食庫的經濟警察年僅19歲的李曉隆慘死在拳臺上。
南昌市耐火材料廠子弟學校的體育教師胡樹清,過去曾練過一點散打,近年來出于對拳擊的愛好,通過書信同一些拳壇人物相識。欲想開展拳擊運動,但在有關部門認為建立拳擊業校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胡樹清以“走自己的路”為名,舉辦了業余拳擊訓練班,李曉隆就是這個訓練班學員之一。
1988年10月,胡樹清等人,在江西省體委沒有任何文件批準的情況下,擅自租借場地舉辦了《華東地區青云杯拳擊邀請賽》。拳擊素養很低的李曉隆參加了這個跨省市的拳擊比賽。在比賽前李曉隆報過名,但他不愿交納25元報名費,被胡樹清取消比賽資格。可是李曉隆不甘示弱,在第二天(88年10月13日)比賽前,他向其他隊員借了一張臨時出入證,混進了場內。工作人員在沒有任何檢查的情況下,僅僅根據原來胡樹清曾內定的名單上有李曉隆名字,就稀里糊涂地讓他上場比賽了。而李曉隆遇到的對手則是水平遠遠超過他的安徽蕪湖市的拳手楊才榮。
第一回合,兩位血氣方剛的青年人上來便開始對攻。李曉隆是南昌人,在鄉親們的吶喊助威下,根本不懂什么戰術,只是一味的蠻攻。而有一定拳擊素養的楊才榮,當然不示弱,頻頻出拳,竭盡全力將拳頭狠狠地打在李曉隆的頭部。
第二回合開始后不到一分鐘,李曉隆膝蓋一軟,臨場裁判連忙拉住他問:“怎么樣?”李曉隆喘了喘氣,笑了笑說:“良——好”,說罷便倒在拳擊臺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李曉隆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杜絕的。1986年9月和1988年5月國家體委專門向全國各級體委發出了《關于加強拳擊運動管理的暫行條例和規定》,但所謂華東地區“青云杯”拳擊賽的組織者沒按國家體委的《條例、規定》辦事,本來南昌不屬于開展拳擊的重點城市,沒有一個拳擊專業隊,不宜舉辦跨省市的拳擊比賽。可是此次比賽的組織者在沒有得到江西省體委批準的情況下,組織了跨省市的拳擊比賽,并且,比賽根本沒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而允許像李曉隆等拳擊技術水平相當低的人參賽,這純屬有章不循,知法不依法,結果造成一場悲劇。
上一篇:頤和園在訴說……
下一篇:嚴復的思想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