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歷史性的錯誤
德國柏林,1916年曾被定為奧運會的舉辦地。因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使那屆奧運會變為空白。戰后德國受到了懲罰,直到1928年才獲得參加奧運會的權利。1927年德國奧委會提出申請,主辦第十一屆奧運會,1932年國際奧委會批準了德國的申請,會址仍選在柏林。當時納粹尚未上臺,但已蠢蠢欲動。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奪取了德國政權。鑒于當時德國政治形勢,1934年國際奧委會再次討論十一屆奧運會是否在柏林舉行并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前往德國實地調查,但因受希特勒的宣傳和表面現象的蒙騙而維持了原議。
1933年1月24日萊瓦爾德被挑選為柏林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主任,萊瓦爾德對柏林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行憂心忡忡,2月9日萊瓦爾德會見了柏林奧運會大會總裁希特勒,總裁表示“全力支持”,但不久納粹便接管了全部籌備工作,揚言要取消萊瓦爾德國際奧委會委員的職務。納粹的行為觸怒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申明,如果那樣,國際奧委會將取消柏林的主辦權。美國也發表聲明,支持國際奧委會。
納粹黨上臺后對奧運會的態度為什么來個180度的大轉彎呢?由原來的反對轉變為“積極支持”。其目的是利用奧運會,給法西斯德國蒙上一層和平的面紗,他們耗費巨資印制了大量的宣傳德國“繁榮與昌盛”的材料,到處散發德國法西斯所玩弄的蒙騙手段,終被正義的人們識破。1936年在德國巴黎召開了“保衛奧林匹克之春大會”與會國有美、英、法等十幾個國家,大會號召人們反對在柏林舉行奧運會,積極爭取會址改在巴塞羅那。抗議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紐約成立了一個斗爭委員會,歐洲一些國家明確表示不參加柏林奧運會,并積極支持籌備巴塞羅那奧運會。7月,法、英、美等20多個國家運動員云集巴塞羅那并準備參加7月18日的運動會。可惜,由于法西斯分子搗亂運動會未能開成。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努力未能改變國際奧委會的決定,運動會仍在柏林為期舉行。
柏林奧運會是納粹一手炮制的。它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起到了粉飾和平,欺騙世界人民的作用。三年后,1939年德國法西斯即發動了侵略戰爭。
1954年國際奧委會值慶祝奧林匹克運動60周年時,對這一錯誤進行了檢查,并發表了公報,認為軍國主義納粹分子的喧囂氣氛籠罩了十一屆奧運會產生了可悲的后果,1936年奧運會選址柏林是國際奧委會所犯的一個歷史性的錯誤,該次奧運會也是一場歷史悲劇。
上一篇:一個傾斜的藝術大師
下一篇:一個奧運冠軍到處尋找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