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維爾聯德稱霸野心的破滅
恩維爾帕夏(Enver Pasha,1881—1922)出生于伊斯坦布爾一個土木工程師家庭。1903年從伊斯坦布爾陸軍大學畢業后,被派往馬其頓第三軍任騎兵上尉。他參加了以青年軍官為主的政治組織“統一進步協會”(又稱青年土耳其黨),成為協會的中央委員。
1908年,奧、俄、英等列強策劃瓜分土耳其歐洲領土之際,恩維爾在薩洛尼卡參加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要求推翻專制政府,實現自由、平等。由于革命形勢所迫,蘇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于7月23日宣布恢復1876年憲法。恩維爾被稱為王國的“自由英雄”受到人們的贊揚。1909—1911年,恩維爾出任駐德武官。1909年4月,蘇丹策動首都駐軍叛亂,把青年土耳其黨趕出京城。恩維爾聞訊回國,參與了在馬其頓組織的“行動軍”,鎮壓了叛亂,并廢黜了阿卜杜拉·哈米德,另立新蘇丹,青年土耳其黨人掌握了國家政權。
1911年秋,恩維爾在利比亞參加指揮抗意戰爭。1913年發動政變,推翻了親英的自由協調黨人的政權,與塔拉特、澤馬爾一起建立青年土耳其黨的“二次專政”,任陸軍大臣兼總參謀長,掌握實權。1914年他與奧斯曼皇室納吉耶公主結婚,取得達曼特(附馬)稱號。
恩維爾在掌權以后,在政治上走向反動,執行親德和泛突厥主義政策。1914年8月簽訂德土秘密軍事同盟條約,使德國控制了土耳其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命脈,土耳其站在德國一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恩維爾企圖依靠德國的武力實現建立大土耳其帝國的夢想,從英國手中奪取北非,從俄國手中奪取高加索、伏爾加河流域和中亞。然而,他的聯德稱霸的野心只能帶來失敗的慘局,因為已經走向腐敗的奧斯曼帝國是不堪一擊的。1918年10月,土耳其被迫乞降,恩維爾見大勢已去,宣布解散青年土耳其黨,自己逃往國外。他先到德國,后到蘇俄。1921年他回到布哈拉,與當地反革命組織相勾結,當上叛軍司令,反對蘇俄社會主義事業,次年8月,在與紅軍作戰時被擊斃。
上一篇:恩格斯命名“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
下一篇:愕愕者福,諓諓者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