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為什么沒有發明交流電
舉世聞名的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到1901年止,正式登記的發明有1328種,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他自從發明第一盞電燈后,又發展了直流電線路和輸電系統,1882年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相繼運轉供電。但是,它的輸電距離短(不超過3公里),美國工程師丁·威斯汀豪斯把直流改為交流電,并通過變壓器提高電壓,1886年建立了3000伏高壓交流電系統,輸電距離為6.4公里。在這種情況下,愛迪生仍固執地認為,直流電系統優于交流電,并不惜用1000伏交流電擊死一條獵狗的事實,來證明高壓交流電是不安全的,以造成人為的心理恐怖。然而,1898年在建立尼亞加拉瀑布水力發電廠時,有關方面最終決定采用交流電輸電系統。在事實面前,愛迪生遭到慘重的失敗。
愛迪生的遺憾就在于面對激烈的科技競爭,未能擺脫傳統的思維方法,固執己見,不能面對現實,接受新事物,研究新問題,積極吸取他人的長處和新的科研成果,補充和擴展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如他的實驗室中所貼的一條雷諾茲爵士的語錄所說:“人總是要千方百計地逃避真正艱苦的思考”。后來他自己又加上了一句:“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愛迪生這位科學家的教訓是發人深省的。
上一篇:愛的挽歌
下一篇:班固批評屈原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