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皇后竇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文帝皇后竇氏》人物故事小傳
竇氏(公元前?—前129年),清河(在今河北省清河縣)人氏。出身貧寒,父母雙亡,呂后以良家子將其選入宮時,竇氏被迫與只有幾歲的弟弟訣別。后被呂后賜與時為代王的漢文帝劉恒,生景帝。文帝即位后,竇氏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尊竇氏為皇太后。武帝立,竇氏為太皇太后。竇太后篤敬黃老之學,反對儒家學說。為人喜勤儉,惡奢侈,雖貴為皇后,亦時時在宮中親自勞作。
〔正 史〕
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①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②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家在清河③,愿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籍代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孝惠七年⑤,生景帝。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明年,封少子武為代王,后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⑥,葬觀津。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封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后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馀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馀人,岸崩,盡厭殺臥者,少君獨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采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傳舍⑦中,丐沐沐我⑧,已,飯我⑨,乃去。”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懸此兩人。此兩人所出微⑩,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11)呂氏大事也。”於有乃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立,皇后為皇太后,乃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先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反時,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為大將軍,破吳楚,封魏其侯。竇氏侯者凡三人。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后景帝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12)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至武帝時,魏其侯竇嬰為丞相,后誅。
《漢書》卷九七
〔注 釋〕
①呂太后:即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請參見本書《漢高祖皇后呂雉》一文。②宮人:在皇宮中從事宮役的青年婦女,即一般所說的宮女。③清河: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縣。④代:漢封國名,在今山西、河北間。漢文帝始封于代。⑤孝惠七年:即公元前188年。⑥蚤卒:早死。⑦傳舍:即驛舍,驛站。⑧丐沐沐我:指向傳舍的小吏討來洗臉水,為竇廣國洗浴。⑨飯我:喂飯給竇廣國吃。⑩所出微:即出身卑微,不高貴。(11)放:即仿。(12)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元光是漢武帝在位時第二個年號。
上一篇:《漢平帝母中山衛姬》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平帝母中山衛姬》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漢章帝皇后竇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章帝皇后竇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