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孝陵》陜西名勝簡介
在咸陽市秦都區底張鄉陳馬村附近農田中。孝陵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的葬地。
孝陵發現于1994年,據墓志銘文記載,這里是北周武帝和其武德皇后的合葬墓。宇文邕為聯合突厥攻北齊,經過7次迎娶,才與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公主結婚,她便是武德皇后。宇文邕崩于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武德皇后晚4年,死于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582年),楊堅本是北周的丞相,總攬朝政,廢北周年幼的靜帝,自立為皇帝,所以武德皇后死時,北周已滅亡兩年,楊堅仍以皇后等級葬于此。
孝陵墓主男的是鮮卑族人,女的是突厥族人,和中原漢族葬俗還有些差別,地面無建筑物,所以以前不曾發現。
而今,經過發掘清理,墓有1條長31米,寬2.7米由南向北的斜坡墓道,墓室門距地表11米,門口有一方青石墓志銘石,長寬各85公分,上面鐫刻“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9個大字,大字為篆體所書。墓道頂上有2米見方直通向地面的天井5孔,在第4、第5孔天井兩側,各有兩個壁龕,因墓主人宇文邕不信佛、道,并禁止兩教,所以壁龕無佛,而置陶俑180多件,絲織品、玉器、裝飾品、冥器模型等100多件,其中白玉13環腰帶是武帝皇帝服上的玉帶,更為珍貴。墓室之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25平方米,坐北向南,室內東西兩邊各置一套棺槨,西為武帝宇文邕的;東為武德皇后的。因墓多次被盜,墓室骨骼及所留存之文物零亂,只有一些瑪瑙珠、珍珠、小金質裝飾品。
孝陵是北周五帝中之一陵,其他陵尚未勘發。北周建國共歷孝閔帝、明帝、武帝、宣帝、靜帝五代,共23年,而武帝是北周鼎盛之時,他在位18年(560—578年),即位之后堂兄宇文護專權12年,到天和七年(是年改為“建德”記年)殺了宇文護親理朝政,禁止佛、道兩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向國家納稅服役。建德六年(北齊幼主高恒承光元年,577年)滅北齊,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大片的國土。他是一位頗有作為的鮮卑族皇帝,以改革圖強、滅佛興國而聞名,他在統一北齊后,36歲時病逝于北伐歸途中。史書記載,他一生節儉,遺詔營陵時地面上不設封土和標志,使后人很難找到,這次發現還是因為一盜墓案被破獲而造成的。
上一篇:《寶雞·姜太公釣魚臺》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銅川·孟姜女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