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泌·寄人》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寄人》有二首,此為其一。《詞苑叢談》說:“張泌仕南唐為內史舍人。初與鄰女浣衣相善,后經年不復相見,張夜夢之,寄絕句云云”。如此,則所“寄”之人,是作者昔日的情人,亦即“鄰女”。
這首詩寫別后的相思,并且要把這種相思寄與所思之人知道。那么詩所訴諸的對象,只是那位女子。但全詩只字不提相思之事,只是在敘事寫景,而相思之苦,寄情之深都在其中。
前兩句是述夢。“別夢依依到謝家”,謝家就是其情人所居住的地方,在唐人詩中,常以簫娘、謝娘稱所愛之人。俗話說: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一個“夢”字,便透露出他的無限相思。既然相思如此,為什么只能在夢中得到片刻的慰藉呢? 這正說明有所不得已。也許是因為相距太遠,不便前往,也許是因為對方有什么變化,不便相見。總之,這一對曾經相愛過的人因為某種原因分手了,而且是不情愿的,不得已的。所以他思念她而又無法見到她,只能托之于夢。即把現(xiàn)實中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放到虛幻之中來“實現(xiàn)”。他那么深情地、記憶清晰地來到了謝娘的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一切是多么親切,又是多么熟悉,那小巧的房廊,依舊回合相應,曲折的闌干斜立可倚。一切都歷歷在目。記憶的清晰,說明對這個環(huán)境的銘心不忘,對環(huán)境的不能忘懷,還是因為對情人的深深愛戀。且不談那小廊下,曲闌邊,留下了他們多少歡悅和甜蜜,但就他所愛之人日日生活其中,也就足以讓他深志不忘了。這個環(huán)境,會喚起詩人怎樣的心緒呢?很自然,他會重新記起他和她在一起之時的戀愛與歡樂,重新想見情人的音容笑貌。他和她往日的生活片斷,可以從他的詞中窺見一鱗半爪。其《江城子》中說“碧闌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曉鶯聲。飛絮落花,時節(jié)近清明。睡起卷簾無一事,勻了面,沒心情”。“浣花溪上見卿卿,臉波秋水明,黛眉輕。綠云高綰,金簇小蜻蜓。好是問他來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可以想象,那些沒被寫諸篇章的難忘之事,一定還有很多很多。令人倍感遺憾的是:他在夢里見到的,只是小廊曲闌等靜物,而他最渴望見到的心愛之人,卻沒有影兒。這是為什么呢?也許她不便見他,也許是不愿見他,也許是她已遠嫁他適,也許是病疾早逝……當然這都是我們的猜測之詞,總之他沒能見著她。
和他的滿懷激動、急切的心情相對照,這沒有人的小院回廊就顯得那么冷漠無情了。詩人的惆悵和感慨是可想而知的。他置身于一片寂靜之中,月光下,他看到花兒在一片片地飄零,當然,他也會看到月光下他那孤獨的身影。他的心里一片凄涼,他感到只有月光才是多情的,見他來了,仍然在為他照著落花。這個月亮,大概還是那個曾經照過他的月亮吧。這樣,詩人要告訴他的情人的是:我某日某時作了一個夢,那正是在暮春時節(jié),我滿懷深情地回到你的家中。你家中似無變化,我們昔日在一起游玩的庭院曲闌都歷歷如故。可是我卻沒能見到你,只有明月依然多情,為我照著庭中的落花。顯然這里有一句潛臺詞,那就是:你為什么不見我呢? 突出明月的多情,也就暗示了現(xiàn)實的無情。寫自己的多情,也就暗示了對方的“無情”。因此,這首詩在表達相思、惆悵的同時,是帶有幾分憂疑和怨責的。
這首詩的特點,在于雖在無限相思,無限隱曲,卻并不直陳,而是寄寓于景物的描寫,因此感情的表達來得更深隱曲折。詩既是寫夢境,又是在月下,小廊曲闌,春風落花,和詩人的心情相和諧,構成一種忽明忽暗,時隱時現(xiàn),朦朧孤寂的意境,別有一番纏綿情調。
上一篇:《李清照·孤雁兒》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徐悱·對房前桃樹詠佳期贈內》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