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論語·顏淵季路侍》鑒賞
顏淵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 “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 “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 “愿聞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
倘若是彼此真誠的,那么,朋友(或親人、師生)之間互言志向,應該是最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本質的。而這里的一段記載,其令人驚嘆之處,在于僅僅用每個人一句話,便將三個人物各自的內心特征勾勒得栩栩如生,恰到好處。
子路和顏回,一個勇武,一個文弱; 一個豪爽,一個忠厚,是孔子眾多門生中最著名也最具性格特征的兩個人。他們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志向的呢?子路說: 愿將我的車馬衣裘與朋友共享,直至用壞了也在所不惜。他的這種天下朋友是一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生活態度,堪稱中國武人的楷模。后世武將,乃至江湖俠士、黑道英雄,無不以友情為重。而顏回則以“愿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作為其人格志向。到后世,這種謙遜含蓄的品質則成為中國文人的首選美德之一。
比起兩位得意門生來,孔子似乎要深沉博大得多。他所追求的人生目的已超越了一己之身,而到達于整個的現實世界。故而,他才這樣來表達自己的人生志向: “使老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信我不疑,使晚輩們將來仍把我追憶。” 這里,他的目光已仁慈地眷顧了整個世間的人們,無論是前輩 (老者) ,同輩 (朋友) ,還是晚輩 (少者) ,都已在他的人生志向中得以包容。
上一篇:《清·龔鼎孳·題陳章侯美人畫①》鑒賞
下一篇:《明·謝肇淛·食河豚者》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