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廣絕交論》原文|注釋|賞析
客問主人曰: “朱公叔《絕交論》①,為是乎? 為非乎?”
主人曰: “客奚此之問②? ”
客曰: “夫草蟲鳴則阜螽③躍,雕虎嘯而清風起。故氤氳④相感,霧涌云蒸;嚶鳴⑤相名,星流電激⑥。是以王陽登則貢公喜⑦,罕生逝而國子悲⑧。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蘭茝⑨; 道葉膠漆⑩,志婉孌于塤箎(11)。圣賢以此鏤金版而鐫盤盂(12),書玉牒而刻鐘鼎。若乃(13)匠人輟成風之妙巧(14),伯子息流波之雅引(15)。范、張款款于下泉(16),尹、班陶陶于永夕(17)。駱驛縱橫,煙霏雨散(18),巧歷(19)所不知,心計莫能測。而朱益州汩彝敘(20)、粵謨訓(21)、捶直切(22)、絕交游,比黔首以鷹鹯(23),媲人靈于豺虎,蒙有猜焉(24),請辨其惑。”
主人聽然(25)而笑曰: “客所謂撫弦徽音(26),未達燥濕變響(27),張羅沮澤(28),不睹鴻雁云飛。蓋圣人握金鏡(29)、闡風烈(30), 龍驤蠖屈(31), 從道污隆(32)。 日月聯璧(33), 贊亹亹之弘致(34); 云飛電薄(35),顯棣華之微旨(36)。若五音(37)之變化,濟九成(38)之妙曲,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39),謨神睿(40)而為言。至夫組織仁義,琢磨(41)道德,驩其愉樂(42),恤其陵夷(43),寄通靈臺之下(44),遺跡江湖之上(45),風雨急而不輟其音(46),霜雪零而不渝其色(47)。斯賢達之素交(48),歷萬古而一遇。
逮叔世民訛(49),狙詐飆起(50),溪谷不能逾其險(51),鬼神無以究其變(52),競毛羽之輕(53),趨錐刀之末(54)。于是素交盡,利交興,天下蚩蚩(55),鳥驚雷駭(56)。然財利交同源,派流(57)則異,較言其略(58),有五術(59)焉:
若其寵鈞董、石(60),權壓梁、竇(61),雕刻百工(62),爐捶(63)萬物,吐漱興云雨,呼噏(64)下霜露。九域聳其風塵(65),四海疊其熏灼(66)。靡不望影星奔(67),藉響川騖(68)。雞人(69)始唱,鶴蓋成陰(70); 高門旦開,流水接軫(71)。皆愿摩頂至踵(72),隳膽抽腸(73)。約同要離焚妻子(74),誓殉荊卿湛七族(75)。是為勢交(76),其流一也。
富埒陶、白(77),資巨程、羅(78),山擅銅陵(79),家藏金穴(80),出平原而聯騎(81),居里闬而鳴鐘(82)。則有窮巷之賓,繩樞(83)之士,冀宵燭之末光(84),邀潤屋之微澤(85),魚貫鳧躍(86),颯沓鱗萃(87),分雁騖之稻粱(88),沾玉斝之余瀝(89),銜恩遇、進款誠(90),援青松以示心(91),指白水而旌信(92)。是曰賄交(93),其流二也。
陸大夫宴喜東都(94),郭有道人倫東國(95)。公卿貴其籍甚(96),搢紳羨其登仙(97),加以顩頤蹙頞(98),涕唾流沫(99),騁黃馬之劇談(100),縱碧雞之雄辯(101)。敘溫郁(102),則寒谷成暄(103);論嚴苦(104),則春叢零葉。飛沉出其顧指(105),榮辱定其一言。于是有弱冠王孫、綺紈公子,道不掛于通人(106),聲未遒于云閣(107),攀其鱗翼(108),丐其余論(109),附駔驥之旄端(110),軼歸鴻于碣石(111)。是曰談交(112),其流三也。
陽舒陰慘(113),生民大情(114),憂合歡離(115),品物恒性。故魚以泉涸而煦沫(116),鳥因將死而鳴哀。同病相憐,綴河上之悲曲(117);恐懼置懷,昭谷風之盛典(118)。斯則斷金于湫隘(119),刎頸于苫蓋(120)。是以伍員濯溉于宰嚭(121),張王撫翼于陳相(122)。是曰窮交(123),其流四也。
馳騖之俗(124),澆薄之倫(125),無不操權衡(126),秉纖纊(127);衡所以揣其輕重,纊所以屬其鼻息(128)。若衡不能舉,纊不能飛(129),雖顏、冉龍翰鳳雛(130),曾、史蘭熏雪白(131),舒、向金玉淵海(132),卿、云黼黻河漢(133),視若游塵,遇同土梗,莫肯費其半菽(134),罕有落其一毛。若衡重錙銖(135),纊微飄撇(136),雖共工之搜慝(137),歡兜之掩義(138),南荊之跋扈(139),東陵之巨猾(140),皆為匍匐逶迤(141),折枝舐痔(142),金膏翠羽將其意(143),脂韋便辟導其誠(144)。故輪蓋(145)所游,必非夷、惠(146)之室;苞苴(147)所入,實行張、霍(148)之家,謀而后動,毫芒寡忒(149)。是曰量交(150),其流五也。
凡斯五交,義同賈鬻(151)。故桓譚譬之于阛阓(152),林回喻之于甘醴(153)。夫寒暑遞進,盛衰相襲(154)。或前榮而后悴(155),或始富而終貧,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約而今泰(156)。循環翻覆,迅若波瀾。此則殉利未嘗異,變化之道不得一。由此觀之,張陳所以兇終(157),蕭、朱所以隙末(158),斷焉(159)可知矣。而翟公方規規然以箴客(160),何所見之晚乎?
因此五交,是生三釁(161):敗德殄(162)義,禽獸相若,一釁也;難固易攜(163),仇訟(164)所聚,二釁也; 名陷饕餮(165),貞介(166)所羞,三釁也。古人知三釁為梗(167),懼五交之速尤(168)。故王丹威子以槚楚(169),朱穆昌言而示絕,有 旨哉(170)!有旨哉!
近世有樂安任昉(171),海內髦杰(172)。早綰銀黃(173),夙昭民譽。道文麗藻(174),方駕曹、王(175); 英峙俊邁(176),聯橫許、郭(177)。類田文之愛客(178),同鄭莊(179)之好賢。見一善則盱衡扼腕(180),遇一才則揚眉抵掌(181)。雌黃出其唇吻(182),朱紫由其月旦(183)。 于是冠蓋輻湊(184), 衣裳云合, 輜軿擊轊(185), 坐客恒滿。蹈其閫閾(186),若升闕里之堂(187); 入其隩隅(188 ),謂登龍門之阪(189)。至于顧眄(190)增其倍價,剪拂(191)使其長鳴,飄組云臺者摩肩,趨走丹墀者疊跡(192)。莫不締恩狎(193),結綢繆(194),想惠、莊之清塵(195),庶羊、左之徽烈(196)。
及瞑目東粵,歸骸洛浦(197)。繐帳(198)猶懸,門罕漬酒之彥(199),墳未宿草(200),野絕動輪之賓(201)。藐爾諸孤(202),朝不謀夕(203),流離大海之南(204),寄命瘴癘之地。自昔把臂之英(205),金蘭之友(206),曾無羊舌下泣之仁(207),寧慕郈成分宅之德(208)。
嗚呼! 世路險巇(209), 一至于此。 太行孟門, 豈云嶄絕(210)。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211); 裂裳裹足(212),棄之長騖(213)。猶立高山之頂,歡與糜鹿同群(214)。曒曒然絕其氛濁(215),誠恥之(216)也,誠畏之也。”
(《昭明文選》)
注釋 ①朱公叔《絕交論》——朱穆的《絕交論》。朱穆,字公叔,東漢河南南陽人。因感世道澆薄,人心日下,作《絕交論》。其文已不傳。②奚此之問——即奚問此。奚: 何。③阜螽——蝗的幼蟲。④氤氳(yin yun)——指天地陰陽之氣的聚合。⑤嚶鳴——鳥鳴,喻朋友間同氣相求。《詩經·小雅·伐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⑥星流電激——流星閃電。喻友道感應迅速。⑦王陽登則貢公喜——據《漢書·王吉傳》: 王陽,名吉,字子陽,與貢禹同鄉深交。時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登: 入朝做官。⑧罕生逝而國子悲——《左傳》昭公十三年載: 罕生死,子產痛哭流淚,說: “吾已無為為善矣,唯夫子知我。”國子: 即子產。⑨郁郁于蘭茝(zhi)——意氣相投如蘭茝互相發散香氣。蘭、茝; 均香草名。⑩道葉(xie)膠漆——情誼牢固如膠漆結合。葉:和洽,合。(11)婉孌于塤(xuan)篪(chi)——和諧如同塤篪兩種樂器合奏。塤:土制樂器。篪:竹制樂器。(12)鏤金版而鐫盤盂——銘刻在金版盤盂上。鏤、鐫:刻。金版:金屬制成的版。國有大事則鏤之于版。(13)若乃——至于說。(14)匠人輟成風之妙巧——據《莊子·徐無鬼》:一個楚國人的鼻尖上有微薄如蒼蠅翅膀的白粉,他請匠人石為他削去。匠人風快地揮動斧頭砍削,他臉不變色,結果白粉盡去而沒有傷著鼻子。宋元君聽說此事后,請匠人再施妙技。匠人說,我的合作者早死了。輟:停止。(15)伯子息流波之雅引——據《呂氏春秋·本味》:伯牙,春秋時人,善彈琴,與鐘子期友善。鐘聽他彈琴,知道他志在高山流水。鐘死后,他深感世無知音了,不再彈琴。流波:流水。雅引:雅樂。(16)范、張款款于下泉——《后漢書·范張傳》載:范式張劭少時為友,情誼甚篤。張劭死,范式夢見他來告死期和葬期,于是按期去送葬。范式未到,落葬而靈柩不下。范式素車白馬,到達葬地,拿著引柩入穴的繩子,靈柩才落下去。款款:誠懇的樣子。下泉:地下。(17)尹、班陶陶于永夕——《東觀漢記》載,漢代尹敏和班彪相厚,每相談,常晏暮不食,晝則至冥,夜則徹旦。班彪說: “相與久語,為俗人所怪。然鐘子期死,伯牙破琴,曷為陶陶哉!”陶陶:和樂的樣子。永夕:長夜。(18)煙霏雨散——形容眾多。(19)巧歷——精巧的計算家。(20)朱益州汨彝敘——朱穆亂了常理次第。朱益州:朱穆死后被追贈為益州太守。汨:弄亂,擾亂。彝:常道,法度。敘:秩序,次序。(21)粵謨訓——違背圣賢古訓。粵:同“越”,超越,違背。(22)捶(chui)直切——指責朋友交情。捶:打擊,抨擊。直切:指朋友之間直率懇切的交往。(23)比黔首以鷹鹯(zhan)——把老百姓比做鷹鹯。黔首,秦時對百姓的稱呼。鷹、鹯: 猛禽,此指兇殘的人。(24)蒙有猜焉——意謂我有疑難。蒙:愚昧,這里是客人的謙詞。(25)聽(yin)然——張口笑的樣子。(26)撫弦徽音——撥弄琴弦發出聲響,即彈琴奏樂。徽:琴上音位標志,這里用作動詞,彈奏。(27)未達燥濕變響——不了解琴聲由于氣候的干燥濕潤情況不同而相應地發生變化。達: 通曉。(28)張羅沮(ju)澤——把網撒在水泊里。羅:捕鳥的網。沮澤:水草叢生的沼澤地帶。(29)握金鏡——懷揣高明的道理。金鏡:喻明察。(30)闡風烈——弘大風俗教化。闡:明,顯。(31)龍驤(xiang)蠖(huo)屈——龍騰躍昂舉蠖屈曲隱遁,比喻人隨時運或進或退的處世態度。蠖,又稱尺蠖。(32)從道污隆——隨從世道的盛衰。污隆:指世道的衰敗興盛。(33)日月聯璧——日月象并列的兩塊玉一樣同升同在于天空,古人認為這是天下太平的好兆頭。璧:玉塊。(34)贊亹(wei)亹之弘致——意謂積極用世。贊:輔助,輔佐。亹亹:行進的樣子。弘:大。致:情態,意態。(35)云飛電薄——比喻世道喪亂。薄:迫,沖擊。(36)顯棣華之微旨——謂深明權衡變化之義。棣華:《論語·子罕》: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這里取“反而”的意思,引申為變化。微旨:深奧的意義。(37)五音——指宮、商、角、徵(zhi)、羽五種音調。(38)濟九成——構成九章樂曲。濟,調濟,這里是構成的意思。成,樂曲一終為一成。這里以九成指代韶樂。(39)得玄珠于赤水——意謂探求到真理。《莊子·天地》: 黃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于昆侖之丘,南還歸,失落玄珠。派智尋找不得,派離朱尋找不得,派喫詬尋找也不得。派象罔尋找,象罔找到了。玄珠: 黑色珠子。赤水: 水名。(40)謨神睿(rui)——效法圣哲。神睿: 神圣聰明。(41)琢磨——磨礪,研究。(42)驩其愉樂——與朋友處樂同歡。其: 指朋友。(42)恤其陵夷——同情朋友的悲憂。陵夷: 衰落。(44)寄通靈臺之下——意謂朋友之間,心靈相通。靈臺: 指心。(45)遺跡江湖之上——意謂朋友往來,不拘形跡。(46)風雨急而不輟其音——意謂友情不因處境變亂而中止。風雨急,比喻時局變亂。(47)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意謂友誼不因處境惡劣而改變。霜雪零: 比喻處境惡劣。零: 落下。渝: 改變。(48)斯賢達之素交——這是賢達之士始終如一的交誼。(49)叔世民訛——末世人詐偽。叔世: 指政治、風俗衰敗的時代。(50)狙(ju)詐飆起——詭詐之風如狂飆突起。飆: 狂風。(51)溪谷不能逾其險——意謂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52)無以究其變——不能窮盡它的變化。(53)競毛羽之輕——爭逐細小的利益。羽毛之輕: 極言事情的細微。(54)趨錐刀之末——意同“競羽毛之輕”。趨: 奔赴。錐刀:小刀。末: 尖端。(55)蚩蚩(chi)——擾擾攘攘的樣子,亂的樣子。(56)鳥驚雷駭——比喻利交的可怕。雷駭: 被雷聲驚駭。(57)派流——水的分流,這里指利交的類別。(58)較言其略——說明它的大概。(59)術——手段,所取的道路。(60)寵鈞董、石——所得到的恩寵與董賢和石顯相同。董賢和石顯都是西漢的寵臣。(61)權壓梁、竇(dou)——權勢超過梁冀和竇憲。梁冀和竇憲都是東漢的外戚。(62)雕刻百工——毀壞各種器物。雕刻: 這里是故意損壞的意思。百工: 各種工匠,這里指工匠們制造的各種器物。(63)爐捶——糟踏,毀壞。(64)呼噏(xi)——即呼吸。(65)九域聳其風塵——全國上下都畏懼他的威風。九域: 指全國。聳: 震懼。風塵: 風起塵揚,天地昏濁,此指其威勢。(66)四海疊其熏灼——全國上下畏懼他的氣焰。疊: 震懼。熏灼: 氣焰熏天,咄咄逼人。(67)靡不望影星奔——意謂無不趨附于他的權勢。靡: 沒有。影:指權貴的形影。星奔: 如繁星奔走。(68)藉響川騖——意同“望影星奔”。藉: 憑借。響: 指權貴的聲響。川騖: 如流水般急馳。(69)雞人——掌管報曉的官吏。(70)鶴蓋成陰——車馬蔽日。鶴蓋: 飛鶴般的車蓋,這里指官僚們的車馬。成陰: 形容車馬多。(71)流水接軫(zhen)——形容車馬絡繹不絕。軫: 車。(72)摩頂至踵——從頭頂到腳跟全被摩擦損傷。(73)隳(hui)膽抽腸——弄破膽,抽出腸子。隳: 毀壞。(74)約同要離焚妻子——形容趨炎附勢之徒甘愿為權貴犧牲親人。約: 誓約。要離焚妻子,據《呂氏春秋·忠廉》,春秋末年,要離經伍子胥推薦,替吳王謀刺在衛國的公子慶忌。為了取得信任,要離請吳王砍斷自己的右手,殺掉自己的妻子,偽裝得罪出走。后來他伺機殺死慶忌,然后自殺。(75)誓殉荊卿湛(chan)七族——意同“約同要離焚妻子”。殉: 通“徇”。從。荊卿: 戰國末刺客荊軻,他為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事敗被殺。湛七族,據說燕太子丹為了讓荊軻取得秦王信任,便把荊軻的親族都殺了。湛:同“沉”,殺掉。七族,親族的統稱。(76)勢交——趨炎附勢的交游。(77)富埒(lie)陶、白——豪富與范蠡(li)、白圭相等。埒:等于,同等。范蠡:春秋末越國大夫,后經商而致富,稱陶朱公。白圭:周朝的富人。(78)資巨程、羅——錢財多于程鄭、羅褒。程鄭:漢初工商奴隸主。羅褒:漢代成都的富人。(79)擅銅陵——占有銅山。漢文帝寵幸鄧通,賜給他一座銅山,由他鑄錢,他因此而成大富。(80)家藏金穴——據《后漢書·光武郭皇后傳》:郭皇后的弟弟郭況,屢受賞賜,財富無比,京城的人稱他家為“金穴”。(81)出平原而聯騎(ji)——出外則馬騎并接。騎:一人一馬謂騎。(82)居里閈(han)而鳴鐘——居家則擊鐘列鼎而食。里閈:即里巷。閈,閭門。鳴鐘: 古代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富貴人家生活的豪奢。(83)繩樞(shu)——用繩子拴門,極言貧困。(84)冀宵燭之末光——希望得到燈燭的微光,形容寒酸乞憐的情態。(85)邀潤屋之微澤——求取富貴人家微薄的恩澤。(86)魚貫鳧(fu)躍——象游魚前后相隨,象飛躍的野鴨成群成隊。(87)颯沓鱗萃——形容投奔富貴人家的人眾多踴躍。颯沓:眾盛的樣子。鱗萃:群集。鱗:魚。(88)分雁騖之稻粱——意謂乞求得到富貴人家的剩飯殘羹。稻粱:這里指喂養家鳥家禽的食物。(89)沾玉斝(jia)之余瀝——分得富人的殘杯剩酒。斝:酒器。瀝:滴。(90)進款誠——進獻懇切至誠的心意。(91)援青松以示心——引據青松表明心跡。(92)指白水而旌信——指著白水表明信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公子重耳有一次渡黃河時,對舅父子犯說: “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93)賄交——貪戀富人財物的交游。(94)陸大夫宴喜東都——據《漢書》傳四十三:陸賈,漢初楚人,以客從劉邦,有辯才,授太中大夫,陳平贈給他五百萬錢為飲食費,他于是游公卿間。宴喜:宴樂。西都:長安。(95)郭有道人倫東國——據《后漢書》傳六十八:郭泰,東漢太原人,博通經典,善談論,居家教授,弟子至千人,曾游洛陽。舉“有道”,不應,人稱郭有道。人倫東國,在洛陽人品出眾。人倫:本指封建社會所規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里作“有人望”解。(96)公卿貴其籍甚——達官貴人崇尚他們名聲大。公卿:泛指朝廷中高級官員。籍甚:盛大,盛多,這里指聲名很大。(97)搢(jin)紳羨其登仙——士大夫羨慕他們名位顯赫。搢紳:也寫作“縉紳”、“薦紳”,舊時高級官員的裝束,這里用作官宦的代稱。登仙: 比喻聲名其上。(98)領(qin)頤(yi)蹙(cu)頞(e)——形容談論的表情。頞:收斂,緊縮。頤:面頰,腮。蹙:皺。頞:鼻梁。(99)涕唾流沫——唾沫飛濺。(100)黃馬之劇談——據《莊子·天下》,戰國時名家惠施等提出黃馬與深黑色的牛是三物的命題。劇談:激烈的論爭。(101)碧雞之雄辯——漢代王褒作有《碧雞頌》,今存佚文數行。碧雞:神名。雄辯:雄健有力的論辯。(102)溫郁——溫暖。郁:通“燠”,暖。(103)寒谷成暄——寒冷的山谷變得暖和。(104)嚴苦——猛烈的困苦,這里指嚴寒。(105)飛沉出其顧指——人的升降決定于他的一顧盼一指手。飛: 指仕宦升遷。沉: 指仕途失意。(106)道不掛于通人——意謂道德學問平常。通入: 學識貫通古今的人。(107)聲未遒于云閣——意謂聲譽不大。遒: 迫近。云閣: 高聳入云的樓閣,此指最高統治者圖畫功臣的地方。(108)攀其鱗翼——依附他的名望。鱗翼,龍麟鳳翼。(109)丐其余論——乞取他的言辭,猶“拾人牙慧”。(110)附駔(zu)驥之旄(mao)端——比喻依附名流。駔、驥: 駿馬名。旄端: 毛尖。(111)軼(yi)歸鴻于碣石——超過鴻雁先到東海碣石,形容捷足先登,比喻獲取聲名。碣石: 山名,秦始皇、漢武帝皆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112)談交——言談之交。(113)陽舒陰慘——處順境舒暢,居逆境憂傷。陽、陰: 古代哲學概念,這里指處境的好與壞。(114)生民大情——猶“人之常情”。生民: 人民。(115)憂合歡離——意本《莊子·大宗師》: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煦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謂聚合一起而同處困境,雖相親而實憂,彼此離散卻各得其所,雖相忘而實喜。(116)魚以泉涸(he)而呴(xu)沫——比喻人共處患難而有情誼, 參注(115)。涸: 干。呴: 吐氣。 沫: 口沫, 這里作用口沫互相沾濕講。(117)同病相憐,綴河上之悲曲——《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 春秋時,楚人伯嚭逃奔到吳國,伍子胥請他做大夫。有人問伍子胥,為什么一見面就這樣信任伯嚭,伍子胥說: “吾之怨與嚭同。子聞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憐: 同情,憐憫。綴: 連綴。(118)恐懼置懷,昭谷風之盛典——《詩經·小雅 · 谷風》:“將恐將懼,置予于懷。”意謂關心友人的困 苦。(119)斷金于湫(jiao)隘——同心結于陋巷。斷金: “同心”的代名詞。《易經·系辭上》: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湫隘,低下狹小。此指不好的居室。(120)刎(wen)頸于苫(shan)蓋——深交建于貧賤。刎頸: 同生共死的交誼。苫蓋: 茅草編的遮蓋物,比喻貧賤。(121)伍員濯(zhuo)溉于宰嚭——伍子胥提攜伯嚭。濯溉: 比喻培植。宰嚭: 即伯嚭,他曾任太宰,故稱。(122)張王撫翼于陳相——張耳護庇陳余。張耳,漢初諸侯。陳余,秦末大梁人,曾任趙國相。秦末,張耳陳余一同起兵反秦。《史記》、《漢書》均有傳。(123)窮交——貧賤中的交誼,此指只能共患難而不能同歡樂的交誼。據《史記》,伯嚭因伍子胥之力而顯,但得勢以后,讒害伍子胥。陳余曾得張耳護庇,但尊貴之后,與張耳絕交了。(124)馳騖之俗——指奔走權貴的鄙俗之人。馳騖: 奔走趨赴。(125)澆薄之倫——指不忠實不厚道的狡詐之徒。澆薄: 不厚道; 倫: 輩。(126)操權衡——手持量具。權: 秤錘; 衡: 秤桿。(127)秉纖纊——手執屬纊。纖纊: 輕細的絲綿,這里指屬纊,測驗臨死者呼吸的用具。(128)屬其鼻息——測驗臨死者鼻腔呼吸時的氣息,比喻窺測別的微小動向。(129)衡不能舉,纊不能飛——比喻無利可圖。舉: 抬起,上揚; 飛: 飛動。(130)顏、冉龍翰鳳雛——顏回和冉求那樣的優異人才。龍翰鳳雛: 比喻才能優異。(131)曾、史蘭熏雪白——曾參和史魚那樣的品德高尚之士。史; 春秋時衛國的大夫史魚。蘭薰: 象蘭花一樣芳香,比喻品行高潔。(132)舒、向金玉淵海——董仲舒和劉向那樣的學者。金玉:比喻文章華貴;淵海:深淵和大海,比喻學問淵博。(133)卿、云黼(fu)黻(fu)河漢——司馬相如和揚雄那樣的文士。卿:司馬相如字長卿,云:揚雄字子云;黼黻:古代禮服繡的花紋;這里比喻文辭的華麗;河漢:銀河,這里比喻辭采的豐富。(134)菽(shu)——豆的總稱。(135)衡重錙(zi)銖(zhu)——謂秤桿的一頭稍微有些低沉,比喻有微利可圖。錙銖:極細小的重量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136)飄撇(pie)——飄拂,微微吹動。(137)共工之搜(sou)慝(te)——共工那樣的大奸。共工:傳說是堯的臣子,與歡兜、三苗、鯀一起被稱為“四兇”;搜慝:隱蔽的罪惡。(138)掩義——不義。(139)南荊之跋扈——指傳說中戰國時代楚國的莊屩。南荊:楚地;跋扈:驕橫暴戾。(140)東陵之巨猾——指戰國時代齊魯兩國之間的盜跖。東陵:戰國時齊地;猾:狡猾。(141)匍匐逶迤——伏在地上曲折爬行,形容奴顏婢膝的丑態。(142)折枝舐(shi)痔——按摩肢體舔舐痔瘡,形容諂媚取寵的丑行。(143)金膏翠羽將其意——用珍貴的物品申明自己的敬意。金膏:金液;翠羽:翠鳥的羽毛,指代珍貴物品;將:表現,奉獻。(144)脂韋便辟導其誠——用阿諛逢迎表達自己的真誠。脂韋:油脂和軟皮,比喻阿諛圓滑;便辟:逢迎諂媚的樣子。(145)輪蓋——車輪車蓋,這里指車。(146)夷、惠——商末的伯夷和春秋時的柳下惠,都是古代的所謂高士。(147)苞苴(ju)——指行賄的財物。(148)張、霍——西漢大臣張安世和霍光。(149)毫芒寡忒(te)——意謂拉攏結交誰,計算得十分周密。毫芒:猶毫末,比喻極其細微。忒:差錯。(150)量交——度量輕重的交往。(151)賈鬻(yu)——買賣。(152)桓譚譬之于圜阓(huan hui)——桓譚將它比做市場。桓譚:當為“譚拾”之誤。《戰國策》卷十一載:譚拾子向孟嘗君談及人們趨炎附勢時說: “請以市喻。市,朝則滿,夕則虛,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153)林回喻之于甘醴——據《莊子·山木》:“林回曰: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甜酒。(154)襲——承繼。(155)悴——衰敗。(156)古約而今泰——古貧困而今安樂。(157)張、陳所以兇終——張耳和陳余之所以兇殺相終結。據《漢書》,張耳后來降漢與韓信一起破趙殺掉了陳余。(158)蕭、朱所以隙末——據《漢書·蕭育傳》,蕭育與朱博為友,當時長安人說: “蕭、朱結綬,王、貢彈冠。”后來朱博做了丞相,蕭育才位至卿,埋怨朱博沒有盡力薦舉自己。隙末:后來感情上產生了裂痕。(159)斷焉——絕對。(160)翟(zhai)公方規規然以箴客——據《史記·汲鄭傳》:翟公,西漢下邽人,為廷尉,賓客盈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后復職,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志。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方:才。規規然:失神的樣子。箴:規諷,規戒。(161)釁——瑕隙,毛病。(162)殄——絕滅,毀滅。(163)難固易攜——友誼難于牢固而易于破裂。攜:離,破裂。(164)仇訟——仇人互相指責。(165)饕(tao)餮(tie)——古代傳說中一種兇惡貪吃的獸,這里指貪婪無厭。(166)貞介——正直有節操。(167)梗——災害、弊病。(168)速尤——招致禍害。(169)王丹威子以槚(lia)楚——據《后漢書·王丹傳》:東漢王丹的兒子有一個同學死了親人,他打算去吊唁,王丹認為不應該輕率地交友,以免難于全始全終,因而不準他去,并且“怒而撻之”,叫他只能寄縑去祭祀。槚、楚:兩種植物名稱,這里指棍杖。(170)有旨哉——意味深長啊。旨: 美。(171)任昉(460—508)——字彥升,樂安(今山東壽光縣)人,梁代文學家,工于章奏,與沈約齊名,當時有“沈詩任筆”之稱。(172)髦杰——才能出眾的人。(173)早綰銀黃——意謂早年就做了大官。綰(wan):系。銀黃:銀印和黃色印帶,這里指代高級官職。(174)遒文麗藻——文章剛勁有力,辭藻華麗。(175)方駕曹、王——謂與曹植、王粲并駕齊驅。曹植、王粲:漢魏著名文學家。(176)英峙俊邁——英俊超逸,不同凡響。(177)聯橫許、郭——謂與許劭、郭泰同享盛譽。聯橫:平行,平等;許劭:東漢人,以善于賞識賢才與郭泰齊名。(178)類田文之愛客——象田文那樣喜愛門客。田文:即孟嘗君,戰國時齊國貴族,以好客聞名,門下有食客數千。(179)鄭莊——鄭當時,字莊,西漢人,好客,客至無貴賤俱留之,經常向皇帝薦舉賢士。(180)盱(xu)衡扼腕——形容激動興奮。盱衡:揚眉舉目;扼腕:手握其腕。(181)抵掌——拍手。(182)雌黃出其唇吻——意謂經常品評人物。雌黃:評論;唇吻:口,嘴。(183)朱紫由其月旦——意謂人物的高下由他品評而定。朱紫:比喻正確的與似是而非的事物;月旦:品評人物。(184)冠蓋輻湊——形容其賓客盈門。冠蓋:官吏的服飾和車乘,借指官吏。輻湊:比喻聚集一起。(185)輜(zi)軿(ping)擊轊(wei)——車輛多得車軸頭相互碰撞。輜軿:指車輛;轊:車軸的末端。(186)閫(kun)閾(yu)——門限。(187)升闕里之堂——謂極其榮耀。闕里:孔子的鄉里。(188)隩(ao)隅——屋里邊的角落。(189)登龍門之阪——謂身價甚高。《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類不能上去,上去的就是龍了。阪:斜坡。(199)顧眄(mian)——回頭看,這里是青睞的意思。(191)剪拂——修剪拂拭,指整理馬的毛,這里比喻稱譽、薦舉。(192)飄組云臺者摩肩,趨走丹墀者疊跡——形容得到高官厚祿的人很多。組:印綬;云臺:聳入云天的臺閣,指漢代臺閣,漢明帝在這里繪了鄧禹等二十八位功臣的像。丹墀:古代宮殿的紅色臺階,這里指皇帝面前。摩肩、疊跡:都是形容多。(193)締恩狎——建立敬重親近之情。(194)綢繆——情意深厚。(195)惠,莊之清塵——謂惠施與莊周那樣的深厚交誼。清塵:車后揚起的塵埃,此用為對人的敬稱。清:敬詞。(196)庶羊、左之徽烈——《烈士傳》載:春秋時,“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為死友。欲仕于楚,道阻,遇雨雪不得行,饑寒,自度不俱生。伯桃謂角哀曰: ‘俱死之后,骸骨莫收,內手捫心,知不如子,恐無益而棄子之能,我樂在樹中。’角哀聽之,伯桃入樹中而死。”庶:希望。徽:美好。烈:業績。(197)歸骸洛浦——歸葬揚州。洛浦:洛水邊,這里指揚州。洛陽原為西晉京都,在南朝時淪陷,南朝人士便把當時屬揚州管轄的南京市一帶比為洛陽。(198)繐(sui)帳——靈帳。(199)門罕漬酒之彥——意謂沒有人來吊唁。漬酒: 吊喪祭墓。漬: 浸。彥: 賢士。(200)墳未宿草——謂死了還不到一年。宿草: 隔年的草。(101)動輪之賓——用范式素車白馬去吊唁張劭事。見前注(16)。(102)藐爾諸孤——指任昉遺下的子女。藐爾: 弱小的樣子; 孤: 孤兒。(103)朝不謀夕——早晨不能考慮晚上,意謂生活艱危。(104)流離大海之南——流落廣東。(105)把臂之英——關系親密的杰出人物。把臂: 握住對方的手,表示親密。(106)金蘭之友——情誼深厚如同兄弟的朋友。金蘭: 《易經·系辭上》: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氣味)如蘭。”(207)羊舌下泣之仁——《春秋外傳》載: “叔向見司馬侯之子,撫而泣曰: ‘自此父之死也,吾蔑與比事君也。’ ”羊舌: 叔向姓羊舌。(208)郈(hou)成分宅之德——《孔叢子·陳士義》載: “郈成子自魯聘晉,過衛,右宰轂臣止而觴之,陳樂不作。酣以,送以璧,成子不辭。其仆曰: ‘不辭何也?’ 成子曰:‘夫止而觴我,親我也; 陳樂不作,告我哀也; 送我以璧,托我也,衛其亂也。’ 行三十里而聞衛亂作,右宰轂臣死之。成子迎其妻子, 還其璧, 隔宅而居之。”(209)險巇(xi)——艱險難行。(210)太行孟門,豈云嶄絕——意謂太行山和孟門山還比不上世路的艱險。嶄絕: 山高險峻的樣子。(211)疾其若斯——憎恨它象這個樣子。(212)裂裳裹足——形容急急地離去。墨子止楚攻宋,急于行走,腳破了就撕下衣裳將它包好再走。(213)棄之長騖(wu)——拋棄世俗的友人和世道永遠走開。騖: 奔馳,急跑。(214)與麋(mi)鹿同群——即脫離世俗,斷絕與世俗之友的交誼。(215)曒曒(jiao)然絕其氛濁——謂保持自身的清白潔凈。曒曒然: 清白的樣子。氛濁:濁氣。(116)恥之——以之為恥。之: 指世俗的交往,虛偽的友誼。
賞析 劉峻的《廣絕交論》是有感于朋友任昉的身后之事而寫的。任昉歷仕宋、齊、梁三朝。他博覽群書,有干才和文才,且為人正直,為官清正,生活儉樸。特別是對年輕有為的人極關心,能向有關方面推薦,從不忌才妒能。因此當時許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據《梁書·武帝本紀》載: “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 (蕭衍)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等游焉,號曰‘八友’ 。”又據《南史·到溉傳》: “任昉為御史中丞,后進皆宗之。時有彭城劉孝綽、劉苞、劉儒,吳郡陸倕、張率,陳郡殷蕓,沛國劉顯及溉、洽,車軌日多,號曰 ‘蘭臺聚’ 。”可是他死后,門庭冷落,連去吊喪的人也很少,子女無人撫養,有朝不保夕的危險。對此,劉峻曾親眼目睹: 《梁典》記載,他“見任昉諸子西華兄弟等,流離不能自振,生平舊交,莫有收恤。西華冬月著葛巾帔練裙,路逢峻,峻泣然矜之”。劉峻對此既目不忍睹,更感慨系之,于是發而為文,接過朱穆《絕交論》的觀點而發揮,剖析了形形色色的勢利之徒,揭露了當時友誼的虛偽,表達了強烈的憤世嫉俗之情。據說,文章寫出后,到溉看了,“抵幾于地,終身恨之。”不用說,文章的意義,在今天看來,絕不限于諷刺了到溉之流,對任昉的在天之靈有所慰藉。它對勢利之徒及其交往之道的概括和分析,實是一幅終古常新的世相畫。文章所抨擊的種種“利交”及奉行這些交友之道的人,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然是值得警惕的,必須揭露的。我們今天仍然呼喚和期待真實無欺的朋友和真誠無偽的友誼。
本文寫得慷慨激昂,波瀾起伏,氣勢俊利,于典縟之中有飛動之致。
文章采用主客問答方式,起始反手擒題,欲廣絕交而先難絕交,借客人之口大肆渲染心心相印,始終如一的“賢達之素交”,對朱穆的《絕交論》提出強有力的反詰。然后由主人接過客人的話,推廣朱穆的觀點,集中概括和分析“叔世民訛”之下的“利交”。先說其類:一曰“勢交”,二曰“賄交”,三曰“談交”,四曰“窮交”,五曰“量交”。次說其害:一是“敗德殄義,禽獸相若”,二是“難固易攜,仇訟所聚”,三是“名陷饕餮,貞介所羞”,與前部分內容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最后寫任昉,把所論落到實處。這里再用對照:始寫任昉生前愛客好賢,名昭天下,冠蓋輻湊,坐客常滿;繼寫他死后寂寞凄涼,無人前來作吊,“藐爾諸孤,朝不謀夕”。之后順理成章地得出必當斷絕這種虛偽交誼的結論,點醒題旨,并以感嘆出之。文章的這種總體安排,大起大落,大開大合。
文章議論風發。可以看到,作者每講一層意思,都是上下古今縱橫捭闔,數出一個又一個歷史事實,使用一個又一個比喻形容,滔滔汩汩,勢如大江和連弩。比如他講“賄交”的那段文字,在鋪陳縱論中,把貪人財物的交游揭露得淋漓盡致。
文章大量使用對偶句和排比句,排比成篇,排而多變,又都措辭講究,用語工穩,因而讀起來虎嘯生風,鏗鏘作響。如“至夫組織仁義,琢磨道德,驩其愉樂,恤其陵夷,寄通靈臺之下,遺跡江湖之上,風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賢達之素交,歷萬古而一遇。”等等,莫不如此。大凡慷慨激昂之文必用鋪陳排比,而鋪陳排比用得好,必能助成文章的激昂慷慨。劉峻本文,即可說明這一點。
上一篇:元好問《市隱齋記》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征《莊周買水》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