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桑《太陽的故事》原文|注釋|賞析
我愛太陽。我唱過太陽的頌歌,贊美它偉大光明,普照萬物,賦予我們以光和熱,生命和色彩……
太陽是壯麗輝煌的,而關于太陽的故事,卻不盡然。在這里,我要說幾個關于太陽的故事——
陶鑄同志為了提倡虛懷若谷地傾聽群眾議論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指出承認缺點和錯誤,無損于我們黨的偉大,因而在《太陽的光輝》這篇文章中打了個比方說: “太陽本身上還有黑點。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誰個曾懷疑人類可以不需要太陽呢?誰個曾因為太陽本身有黑點就否認了它的燦爛光輝呢?沒有。”
這個譬喻恰當不過,結論也明確極了。在具有正常感情的人看來,陶鑄同志這番話是無懈可擊的;可是經文痞姚文元那么一“評”,問題就來了:
“‘太陽本身上還有黑點’,這不是赤裸裸地咒罵我們的黨和偉大的領袖嗎?”文痞以恃寵益驕的洋場惡少的架勢,惡狠狠地破口大罵: “在你眼里,它豈但是‘黑點’,社會主義簡直就是漆黑一團。用資產階級眼光看問題的人,光明和黑暗是顛倒的。他們比瞎子還要瞎。”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漩渦狀氣流,是太陽物質運動的一種現象。我們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一個世紀就已用文字記下這種現象,他們自然決不是用什么“資產階級眼光”看出了太陽黑子的。二十四史中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就多達一百多次。17世紀之初,德國人刻卜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也先后看到了這種天體現象。他們用的也該不是姚文元所深惡痛絕的“資產階級眼光”吧?陶鑄同志把這種在千百年前就已成為常識的太陽表面現象順帶說了一下,竟然被姚文元定下了偌大罪名!但這并不奇怪。為什么?因為那時“影射學”盛行,用猜謎的方法來推理并入人以罪,是“四害”橫行時期時髦的政治玩藝。
自從出現了姚文元立下的這個“樣板”,全國各地有關太陽的故事便多起來了……
有一位中學教師,曾經向莘莘學子講解“旦”字的起源和演變。他告訴同學們說,“旦”字是從古代的象形文字變化而來的,它上面的“日”字,原本是有一個圓心的圓圈,代表太陽;下面的一橫是代表地平線。太陽升上了地平線,就是“旦”了。——這一解說有什么可以非議之處呢?我們想不出來。然而文痞立下的樣板卻使“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年少有為”之輩深受啟迪,他們猛然記起來了:“嗬嗬!老師說過的那個象形的‘日’字,圓圈中間的一點,不就是陶鑄所指的什么 ‘太陽黑點’ 了嗎? 對! 明明是惡毒的影射! 同陶鑄共穿一條連襠褲! 是陶鑄的同黨! 罪惡滔天的 ‘三反’ 分子! 嘿,讓他快進 ‘牛欄’ 去! ”
是的,那時候要進“牛欄” ,這就已經很夠資格了。有一位從前曾經在演劇隊當過小演員的語文老師,上課時向同學們念過一段話劇《日出》里的陳白露的著名臺詞: “太陽出來了。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覺了! ” 不幸得很,雖然業已事隔兩三年,這臺詞還是被人記憶起來了。當他入“欄”并被迫作 “燕子飛翔”狀的時候,人家是這樣子指著他的頭蓋臭罵的: “對極了! 太陽當然不是你們的! 你們是牛鬼蛇神! 你們害怕太陽! 你們憎惡太陽! 你們對太陽刻骨仇恨! 所以你們要躲開太陽! 你們不過是借陳白露之口,說出了自己陰暗的心里話罷了! 嘿嘿……”
太陽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間懸浮了五十億年,不停地進行著規模宏大的熱核反應,每秒鐘發出八十億億億卡的能量,用它無與倫比的引力把九大行星緊緊拉住,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然而,對于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據說竟然有個斗膽之徒對之居心叵測呢! ——某大學有位老教授,數年如一日地朝朝在操場上打太極拳。他老人家的悲劇在于舞手動足的時候常常面對著一個初升的太陽。“哼,你這個老不死! 你天天大清早,什么也不干,就只曉得對著紅太陽張牙舞爪,發泄自己對紅太陽的深仇大恨! 誓死保衛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三反’ 分子×××不投降,就要他滅亡! ”
有位搖筆桿子的朋友,寫了篇小文章,說他自己兒時和小伙伴們仰望星空,竟相猜測天上的星星究有多大。有人說有橘子大,有人說有柚子大,還有人說有西瓜大。孩子們對于星星體積大小的想象,規模僅止于西瓜,誰也不相信星星能比西瓜更大的了。那位搖筆桿子的朋友寫道: 直到自己年歲漸長,知識漸增,才知道天上的星星顆顆都大得驚人,有的比太陽還要大不知多少倍。——嘿,這還了得! “你這是黑話!快交代!誰比我們心中的紅太陽還要大,你心目中指的是誰?說! 說!說……”
流風所及,人們在提到太陽的時候,都不得不小心翼翼、顧慮重重了。殘陽、夕陽、斜陽,烈日、酷日、暴日、毒日……都不敢出自口中或見諸文字了。有首民歌,因為開頭的一句是“火紅的太陽下山啦”,不能唱了。有出電影,因為主題曲里有“西邊的太陽快要下山了”這樣一句,不能放了。“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神話傳說,連提也不敢提了……總之,在說到太陽的時候,就只能說它是“紅彤彤”的,“光燦燦”的,要嗎就是“冉冉上升”的,“永遠不落”的。太陽不但被神化了,它還被林彪、“四人幫”蓄意擺弄成為人人都必須向之頂禮膜拜的圖騰了。吳強的小說《紅日》及其同名電影被判定為“大毒草”后,有一間名叫“紅日”的小店鋪因而沾了邊,店員們有的覺得很不光彩,有的憂心忡忡,生怕惹禍,決定更改招牌,一時想不出好名字,只好暫時用紙把“紅日”二字糊住,靜候解決。不幸得很,這時恰巧有一群殺氣騰騰的小伙子從門前走過,發現“紅日”二字被封,立即歇斯底里地鬧將起來: “混蛋!紅日就是紅太陽。你們把紅太陽封閉起來,反動透頂!該當何罪? !來,快造他媽的反!”……至于后事如何,這里就不必再去嘮叨了。
真是信不信由你,這種圖騰禁忌后來甚至侵入到莊嚴的科學領域里去了:有一本1961年出版的科學普及讀物,在談到為什么向日葵會跟太陽轉動的時候,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它花盤下面的莖部含有一種“植物生長素”,這東西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背光;二是能刺激細胞的生長。當旭日東升之際,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里的植物生長素,“溜到”西邊背光的一面去,并且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于是,背光一面比向光一面生長得快,結果使整個花盤朝向太陽彎曲。隨著太陽在空中移動,植物生長素在莖里也不斷地背著陽光移動,象“捉迷藏”一樣。這樣,向日葵便老是跟著太陽轉動了。——這是科學。然而科學也有敵不過神學的時候。“什么? 背光一面比向光一面還要生長得快? ! 反動透頂! 非改不可! 非改不可! ” 讓我再說一遍: 真是信不信由你,七十年代之初,此書再版之時,足以刺激神學家們敏感神經的地方,真的被小心翼翼地刪去了……
我愛太陽。我將畢生為之衷心歌唱,感念它普照眾生,使得草木萌發,五谷豐登,給世界以溫暖、歡樂和綿綿不絕的生機……
惟其如此,我對那些以太陽的衛士自居,誣指別人向太陽吐過唾沫,入人以罪,并且硬是要用太陽烤炙和磨難別人以取寵作樂的政治小癟三們,有一種近乎本能的憎厭。值得慶幸的是,此輩宵小,好景不常了。因為如今已是我們可以圍坐在一起,回顧那些荒唐故事,因鄙之蔑之而呵呵大笑的時候了。當然,我們的笑聲是帶著淚痕的,甚至還帶著鞭痕和血痕。然而因為遙見前面一路陽光,這才使我們得以把那些令人惡心的記憶擱在一旁。當然,對那些慣于敲骨吸髓,如今卻忽然變得善良起來的人物,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說了點“太陽本身還有黑點”之類的真實話而得罪,隨心所欲地打斷別人兩根肋骨,甚或置人于死地而竟可不受懲罰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陽光真美,正是日華燦燦,五色流霞的大好時光。讓我們打開心靈的窗子,高唱太陽的頌歌吧!
1979年1月
(《岑桑散文選》)
賞析 雜文可以直言其事,直明其理,亮明觀點,論辯是非。也可以通過“擺龍門陣”的方法,以大量的與主題思想有關的故事,旁敲側擊,從而達到諷刺批判的目的。本文采取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以散文筆觸,記述了那個荒唐年月中發生的一些荒唐故事,從一個廣闊的社會背景上描繪出當時那種圖騰崇拜的情景。讓讀者在深思回味中得出應有的結論,與作者一起對批判對象予以否定。凡是從那個荒唐年月過來的人,都會感到本文所寫的,皆是的的確確、毫無虛構夸大的事實。由于這是那個被扭曲了的時代所發生的故事,在當時,人們也許不以為荒唐,可是,今天用正常的眼光,冷靜地思考一下,就會覺得十分荒唐可笑了。所以作者無須過多說明,只要把事實一擺,讀者自會做出應有的結論。
這篇雜文妙在將深刻的批判鋒芒裹藏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之中,盡管不做正面議論,主題思想已清楚地擺到讀者面前,正如唐弢講過的,有些優秀的雜文,作者只要把方程式符號擺好,答案讀者自明。這樣的作品,針砭的往往不是問題的皮毛,而是事物實質性的神髓。
這篇雜文美在強烈的戰斗性與高度的幽默感的有機統一。既不強詞奪理,也不強加于人,而是用飽蘸感情的筆觸敘事說理,以無可辯駁的真知灼見揭示真理,戳穿謬誤。如對文痞荒唐邏輯的批判,文章便是以科學知識和鐵的歷史事實,說明太陽的黑點作為“物質運動的一種現象”,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已有了文字記載,外國的刻卜勒和伽利略也在幾百年前看到了這種現象,這本是人類的一種普通常識,而決非姚文元之流所誣蔑的是什么“資產階級眼光”的有意捏造。在對文痞的這塊影射學樣板駁倒之后,文章又講述了那個荒唐年代里發生的一些荒唐故事。作者仍然是以真知灼見為武器,采用笑謔的方法將嚴肅的批判出之于嬉笑嘲諷之中。誠如文中提到那位大學教授招致禍殃時,首先說明太陽已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間懸浮了50億年,不停地進行著宏大的熱核反應,以每秒鐘發出80億億億卡的能量,和無與倫比的引力把九大行星緊緊拉住,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接著,不乏詼諧地說,“然而,對于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據說竟然有個斗膽之徒對之居心叵測呢!”事實即這位教授每天早晨在操場上打太極拳時經常對著太陽。以此入罪,“哼,你這個老不死!你天天大清早,什么也不干,就只曉得對著紅太陽張牙舞爪,發泄自己對紅太陽的深仇大恨!……”這樣的筆法,極盡嘲諷之能事,又富有愛憎分明的戰斗威力。
上一篇:田仲濟《天堂》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宋云彬《奴隸篇》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