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地山《面具》原文|注釋|賞析
人面原不如那紙制的面具喲! 你看那紅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眥怒得欲裂的面容,無論你怎樣褒獎,怎樣棄嫌,它們一點也不改變。紅的還是紅,白的還是白; 目眥欲裂的還是目眥欲裂。
人面呢? 顏色比那紙制的小玩意兒好而且活動,帶著生氣。可是你褒獎他的時候,他雖是很高興,臉上卻裝出很不愿意的樣子;你指摘他的時候,他雖是懊惱,臉上偏要顯出勇于納言的顏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 我們要學面具,但不要戴它,因為面具后頭應當讓它空著才好。
(1922年8月10日《小說月報》)
賞析 人的情感世界是千變萬化、豐富多樣的,面部表情是我們得以窺視這一奇異世界的窗口。因此,人們制造出了多姿多采的面具,把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感情生動地、逼真地再現出來,讓人們在這并無生命但卻充盈著生氣的“小玩意兒”面前驚嘆不已,并于嘖嘖聲里賞析著人類自己。但本文的作者更進了一層,他在觀賞面具的時候,更多地是反思自己——反思萬物之靈的人。反思的結果是頗具諷刺意味的。人將自己的面影賦予了面具,面具一旦具有了屬于自己的表情,便始終如一。人卻不然。人不單制造出紙面具,更為自己設計了數不清的“帶著生氣”的面具——假臉。人在本身意識的操縱下,不斷變幻自己的假臉,使其能夠總是以謙虛、勇于納言和其它頗具君子風范的樣子出現,從而得以掩飾自己的虛偽。與面具相比,人是應當為自己的表里不一、見風使舵感到羞愧的。這就是這篇雜文所給予我們的做人的啟示。文章短小精悍,指摘尖銳,于寥寥數語中不但揭示出了一種普遍存在的人性的弱點,而且在對面具與人面的一愛一憎里顯示了對于虛偽的社會道德的厭惡和對于真善美的由衷的向往。文章比喻生動,以面具和人面的對比來結構全文,使讀者能夠在強烈的反差中引起自我反省。作者的語言樸實率真,每一段均以感嘆句或疑問句開頭,以無可奈何的慨嘆和入木三分的詰問造成一種跌宕的句勢,加重了表達上的感情色彩,顯示了一位成熟作家的高超技巧。
上一篇:鄒韜奮《青衣行酒》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潘漢年《革命必可成功與鴉片煙老爺》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