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獻芹》|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列子·楊朱》:“商魯之君與田父侔地,亦不盈一時而憊矣。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謂天下無過者。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狢。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又,《文選》嵇叔夜(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區之意,亦已疏矣。”
又,唐·李白《贈范金卿二首》之一:“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又,唐·杜甫《赤甲》:“炙背可以獻天子,美芹由來知野人。”又,宋·蘇軾《教坊致語》:“雖《陽春白雪》,莫致天顏之一笑;而獻芹負日,各盡野人之寸心。”
【釋義】《列子·楊朱》說,有一山野之民,衣粗麻衣,僅能勉強過冬。春天到,他在田中作業,覺得太陽曬背,暖烘烘的很舒服,就想把這好事向君主獻言。里中富人對他說,以前有人覺得水芹等菜蔬好吃,對富人夸耀。富人吃后,口、腹都不舒服。后人以“獻芹”或“野人獻芹”當作獻上微薄禮物的謙詞,表示禮物只略表心意。詩中也常把“負日”、“炙背”與“獻芹”一起用。
【例句】小老人沒有什么孝心,安排果酒旗帳,聊表野人獻芹之意。(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三十七出《民戴》)王十朋調任,鄉民設酒送他,聊表心意。“野人獻芹”是謙詞。
上一篇:元曲典故《辛裾》|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野狐涎》|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