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從軍行(其三)》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魏]王粲
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抵。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暉。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身服干戈事,豈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得違。
《從軍行》又名《從軍詩》,樂府曲調(diào)名,屬《相和歌辭》之《平調(diào)曲》。全詩五首,是王粲詩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組。 《樂府解題》曰:“《從軍行》皆軍旅苦辛之辭。”本詩與其二、其四、其五,皆作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抒寫了詩人行役途中的感傷和報國捐軀的決心。
首四句縱筆直入,敘寫將士們踏上漫長的征途,討伐割劇東南的孫權(quán)集團。大軍順著廣闊的江水出發(fā),乘坐的戰(zhàn)船,排成“方舟”陣式,即兩隊戰(zhàn)船齊頭并進,雄偉壯觀,但是,由于水大浪激,將近黃昏時分,還不能安定休息。
“白日”四句,順勢蓄筆,描寫出黃昏時分的清凄景象。太陽落入西山一半,神話傳說中日落處的桑梓樹煥發(fā)出余留的光輝。兩岸蟋蟀唧唧哀叫,猶如軍中宿營的號角;一只孤鳥翩翩飛舞,猶如風浪中飄泊的戰(zhàn)船。這一切怎能不讓征人思緒萬千呢?
“征夫”六句,又由寫景自然轉(zhuǎn)入抒情。征人耳聞秋蟲的哀鳴,目睹日暮的凄涼,思鄉(xiāng)戀土之悲哀,使詩人產(chǎn)生了共鳴。于是下船登岸,掛滿露水的野草把詩人的衣服都打濕了。轉(zhuǎn)身上床,還是無可奈何地慨嘆。這悲愁無誰可知,無法排遣啊!
最后四句,情調(diào)為之一轉(zhuǎn),詩人在無可奈何的悲愁中,突然躍將出來,抒寫報國捐軀的決心。按一般情理說,這四句應順前十四句的感情流向,繼續(xù)抒寫將士們歸家無日的嘆息,但詩人另辟蹊徑,逆上而動,表達了即使從戎有許多辛苦也不念私情,甚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順逆法的妙用,體現(xiàn)了詩人匠心獨具的藝術(shù)構(gòu)思,也表現(xiàn)了悲壯蒼涼的“建安風力。”
上一篇:梁鴻《五噫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粲《從軍行(其五)》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