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文·[越調] 斗鵪鶉
蘇彥文
冬景
地冷天寒,陰風亂刮; 歲久冬深,嚴霜遍撒; 夜永更長,寒浸臥榻。夢不成,愁轉加。杳杳冥冥,瀟瀟灑灑。
[紫花兒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鋪蓋單薄,凍的我手腳酸麻。冷彎做一塊,聽鼓打三撾。天哪,幾時捱的雞兒叫更兒盡點兒煞。曉鐘打罷,巴到天明,刬地波查。
[禿廝兒] 這天晴不得一時半霎,寒凜冽走石飛沙。陰云黯淡閉日華,布四野,滿長空、天涯。
[圣藥王] 腳又滑,手又麻,亂紛紛瑞雪舞梨花。情緒雜,囊篋乏。若老天全不可憐咱,凍欽欽怎行踏?[紫花兒序] 這雪袁安難臥,蒙正回窯,買臣還家,退之不愛,浩然休夸,真佳。江上漁翁罷了釣槎,便休題晚來堪畫。休強呵映雪讀書,且免了這掃雪烹茶。
[尾聲] 最怕的是檐前頭倒把冰錐掛,喜端午愁逢臘八。巧手匠雪獅兒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兒四九里打。
【鑒賞】蘇彥文只留下這一套曲,生平不得而知,作品中的抒情主體是否就是作者自己,很難斷定。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作品的理解和領悟。
這套曲題為 “冬景”,集中抒寫的則是窮苦人冬天生活的萬般艱難困苦。
在最冷的日子: “歲久冬深”,在最冷的時刻: “夜永更長”,他沒有御寒之物,只有破碎的衣服,單薄的鋪蓋,直凍得手腳酸麻,卷曲一團,不得不數更點、挨雞叫、盼曉鐘,巴望天明。“天哪,幾時挨的雞兒叫更兒盡點兒煞”,絕望的呼號催人淚下。
寒夜難挨,挨到白天又如何呢?依然是 “寒凜冽走石飛沙”,依然是 “陰云黯淡閉日華”,依然是 “亂紛紛瑞雪舞花”,囊空如洗,連出門謀生活也不能。這才真叫饑寒交迫。
不同處境的人對冬雪的感受截然不一樣。那些富貴之家,無慮饑寒之人,可以去踏雪尋梅,可以去獨釣寒江,可以去掃雪烹茶,以為風雅。可是,如在風雪夜到佛寺趕齋被逐回窯洞的宋代呂蒙正,風雪中砍柴賣柴謀生的漢代朱買臣,還有左遷潮州至藍關遇雪的唐代的韓愈,這些困厄之士顯然是不愛的。作品中的抒情主體飽受風寒之苦,厭恨風雪,所以對以賞雪為風雅事極為反感,喝止他們“休夸”、“休題”、“且免了”。
生活中的感受就是如此。這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騎馬不知步行人。那些整日出入舞館歌樓、食府飯店的人們,當他們倚紅偎翠、酒足飯飽、一擲千金的當兒,是否會有人想到在中國大地上依然存在的連食鹽也買不起的貧民,連幾元錢的學費也交不上的孩子。現代人有權享受現代生活,只要有這個條件,只要花的是自己兜里的錢,誰也無權干涉。但是,救助貧困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其中也包括你、我和他。
上一篇:喬吉·[越調]小桃紅·效聯珠格|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湯式·[越調]柳營曲·聽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