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江山木葉空,千巖修竹夜生風。
蓮花峰頂巢云客,獨自吹笙明月中。
作者一共寫了一組七首題畫詩,這里選的是第七首。詩中作者以空靈明澈的筆調,通過對衰颯清冷的秋夜的描寫,襯托出一位遠隔塵囂、超然出世的隱者形象,同時,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自己不以塵事為念的方外高士的風度和襟懷。
詩的第一句:“霜落江山木葉空”,點明畫上畫的是秋景?!澳救~”,即樹葉?!冻o·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里,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山村秋晚圖: 遼闊的原野上,稀稀落落地散布著幾處蕭瑟的荒村,稍遠處是巍峨的群山。由于季節的改換,原來綠油油的野草已經褪盡了她們生命的顏色而變得枯黃了,枝葉茂盛的樹木也因嚴霜的幾番摧殘而凋盡了樹葉,光禿禿地立在那里。鄉間的小路上也少有人行,只是偶耳聽到幾聲犬吠。此情此景,正令人想起宋玉悲秋的名句: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笔堑?,就是這種 “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景象,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的感慨,又牽動了多少思鄉游子的愁腸!
詩的第二句: “千巖修竹夜生風”,詩人的筆觸由遠而近,由粗而細,將另一番景象展現在讀者眼前: 巍峨的群山到處長滿了修長挺拔的翠竹,夜深了,由于山地氣候的改變,竹林里不時吹過一陣陣透入脊背的山風。這樣清靜幽森的地方一定沒有人吧!誰會在這樣的地方深夜獨處呢? 倘然山風中再偶爾雜有幾聲野獸的吼叫,這景況不是更令人毛骨悚然嗎?
詩的末兩句,“蓮花峰頂巢云客,獨自吹笙明月中?!本驮谶@么清冷陰森的夜晚,居然還有人在山頂上吹笙! “蓮花峰”,我國境內華山、黃山、廬山和衡山等地都有,但因作者系鄱陽人,故本詩所說的蓮花峰在廬山的可能性較大?!俺苍瓶汀?,比喻安居蓮花峰頂的人。作者在三、四兩句里把筆觸進一步聚焦到一點,單寫出蓮花峰頂的吹笙人。這位吹笙者是山寺的僧人呢,還是遁世的隱者,作者沒有仔細交待,但這并不妨礙讀者對詩的理解。試想在一輪滿月高掛的天空之下,泛著月色清光的山頂上,坐著一位手拿竹笙忘我吹奏之人,而外界的山風,犬吠,各種聲響,他都充耳不聞,仿佛這個世界上就只有他一人! 這是多么超然的形象! 作者在這里以他的生花妙筆把前面的描寫留給讀者的恐懼情緒一掃而空,轉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純凈怡悅的世界,使讀者的心靈在悠揚的樂音中得到了凈化,仿佛亦如吹笙者一般地超脫了塵世。
縱觀全詩,作者通過對禪機清妙的月下吹笙者的描寫,表達了他自身向往超脫、欽慕禪悅的內心感情。詩人雖不一定就是畫中的吹笙者,但他與吹笙者相同的內心世界,我們是不難體會到的。
上一篇:禪詩《題璇公山池》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題石門凈勝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