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永遇樂(落日金)》
落日金①,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②,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④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⑤。鋪翠冠兒⑥,捻金雪柳⑦,簇帶⑧爭濟楚⑨。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⑩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注釋】
①落日金:夕陽帶著一抹金黃,那耀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燒的金子一樣。
②染柳煙濃:柳色宛如煙云所而更濃。
③吹梅笛怨:笛吹奏出《梅花落》的凄涼悲怨的曲調。
④中州:古代中國有九州,河南地處九州的中心,故稱中州。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開封。
⑤三五:陰歷每月十五日。
⑥鋪翠冠兒:用翡翠裝飾帽子。
⑦捻金雪柳:用捻成的金線裝飾雪柳。雪柳,用素娟白紙搓成的柳枝狀裝飾物。
⑧簇帶:插戴很多。宋代俗語。
⑨濟楚:整齊漂亮。宋柳永《木蘭花》: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
⑩怕見:懶得。
【評點】
張端義《貴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趙明誠之妻。……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后疊云:“于今憔悴翠,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
張炎《詞源》:昔人詠節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類是率俗,不過為應時納祜之聲耳。……至如李易安《永遇樂》云:“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此詞亦自不惡。而以俚詞歌于坐花醉月之際,似乎擊缶韶外,良可嘆也。
謝章鋌《賭棋山莊集》:柳屯田曉風殘月,文潔而體清;李易安落日暮云,慮周而藻密。綜述性靈,敷寫氣象,蓋騷騷乎大雅之林矣。
上一篇: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師道《漁家傲(一舸姑蘇風雨疾)》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