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謙齋·[雙調] 沉醉東風
馬謙齋
自悟
瓷甌內瀲滟莫掩①,瓦盆中漸淺重添。線雞肥②,新篘釅③, 不須典琴留劍。 二頃桑麻足養廉, 歸去來長安路險。
取富貴青蠅競血,進功名白蟻爭穴。虎狼叢甚日休?是非海何日徹?人我場慢爭優劣。免使旁人做話說,咫尺韶華去也。
【注釋】 ①瓷甌:酒杯。瀲滟:形容酒光流溢。②線雞: 閹雞。③新篘: 新釀的酒。篘為漉酒的器具。
【鑒賞】 從“自悟” 的題名及兩首曲子的內容便知它是作者對官場往昔種種經歷的反思,對今日田園融融樂趣的贊嘆。它從正反兩個方面酣暢淋漓地表現了作者 “覺今是而昨非” 時的頓悟情懷。
酒香菜美,又是取自家中,無須 “典琴留劍”。倘有客人至時,因為 “二頃桑麻足養廉”,自然可以 “瓷甌內瀲滟莫掩,瓦盆中漸淺重添”,彼此喝個痛快。倘嫌寂寞,還可似杜甫所言,“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如此一番,好不痛快! 看著這樣一幅于鄉間田舍中兩三好友共聚言歡,隨意閑談千古事的場景,讀者自會想起孟浩然的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也不禁會想起關漢卿樂陶陶的敘說: “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閑吟和”。所有這些,無不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歡快閑適的人生情致。
然而,曲尾作者似是無意卻仍是有心地嘆道: “歸去來長安路險。” “長安路” 指仕途之路。仕途的艱辛,宦海的是非丑惡讓他終于產生了歸去的念頭如今已是終日閑適,但回憶往昔,仍不免感嘆萬千,由此便有了第二首曲子。
前首曲子是對今日田園生活美好的頌歌,后者則著力于鞭撻官場的丑態。
曲中將謀取富貴比作 “青蠅競血”,進功名喻為 “白蟻爭穴”,諷刺得一針見血,也可見出作者于覺悟后已不再對官場名利有所留戀,官場在他的眼中只不過是爾虞我詐、無日能休的 “虎狼叢”、“是非海”。與此相似,馬致遠也不無厭惡地寫道: “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 “雞鳴時萬事無休歇,何年是徹?” 正是抱著這樣的質問,他們才決意潔身自好,歸隱田園,宦海沉浮到頭來不過任漁樵隨意評說罷了。正所謂 “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咫尺韶華,想人生有限,于是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更親切自然的另一面,“愛秋來時哪些? 和露摘黃花,帶霜分紫蟹,煮酒澆紅葉。”
終于,馬謙齋還是回到了田園。田園派師祖陶淵明也曾嘆道: “田園將蕪矣,胡不歸!”他們心目中的田園,也許是這般的意象: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多么的靜穆平和而又悠邈虛淡! 這也許只是他們的理想情致吧。但對于生活在熙熙攘攘競爭激烈的現世的人們而言,難道不也可以效仿前人,在平淡心境中覓得一方悠悠的田園嗎?
上一篇:關漢卿·[雙調]沉醉東風|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錢霖·[雙調]清江引|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