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空庭。
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即詠其事。相傳農歷七月七日之夜,天上牛郎織女相會,人間婦女則有于此夜“乞巧”的習俗:“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這首詩就是作者以自己此夜的所見所感,真切地描繪出人間婦女乞巧的動人情景。
詩的前兩句:“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描寫秋深夜靜,廣闊、澄潔的天空中繁星閃爍。婦女們把盛有鮮果的供盤擺在庭院中,手拿著穿好的七孔針,靜靜地凝望著天上的“三星”,即織女三星,渴望能得到智慧和紡織技巧。“露盤”指清涼的露水落在瓜果盤中。這里,詩人妙用“露”字,既點明了時間是深更夜半,又映襯出婦女們“乞巧”時的心是多么虔誠。我們不難想象,此刻詩人的心情也完全沉浸在一副幻想的美景之中。他以浪漫的構想,給人們展現出一副虛擬的畫面,天空中煙云繚繞,仙氣升騰。織女神被人間的情景所感動,她領著仙女們面帶笑容,腳踩云團,手拿銀棱,輕盈飄蕩地來到凡間,給婦女們授智傳巧。這兩句虛實結合,用筆非常巧妙。首句寫實,真切動人;次句乃虛擬,顯得浪漫神奇,富有神秘的色彩,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三、四句,“斜漢”指銀河西斜,是夜深時的情形。隨著夜越來越深,銀河也顯得越來越黯淡,然而乞巧的婦女們卻毫無半點睡意,她們虔誠的心,終于感動織女神,得到了“幾條蛛網下空庭”的佳兆。據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有喜子(蜘蛛)網于瓜上,則以為得”。表明已經乞得織女神所賜與的智巧。當然,這實際上只不過是乞巧的婦女所得到的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滿足而已。
這首詩,取材一般,而描寫精湛。作者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巧妙地把人們的幻想和神話傳說編織在一起。以浪漫的構想,使人們從精神上得到安慰,心靈上得到滿足。
上一篇:李益《山鷓鴣詞》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韓愈《和李司勛過連昌宮》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