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紅牙催拍》原文|譯文|賞析
紅牙催拍燕飛忙①,一片行云到畫堂②。
眉黛促成游子恨③,臉容初斷故人腸。
榆錢不買千金笑④,柳帶何須百寶妝⑤。
舞罷隔簾偷目送⑥,不知誰是楚襄王⑦。
【釋詞】
①紅牙:奏樂的拍板。紅,指板的顏色;牙,指板的形狀。陸友《研北雜志》卷下:“(趙子固)每醉歌樂府,自執紅牙以節曲。紅牙,拍板也?!碧K軾《鷓鴣天·陳公密侍兒素娘》:“笑捻紅牙嚲翠翹,揚州十里最妖嬈。”
②行云:宋玉《高唐賦序》:“楚襄王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神女自謂:‘旦為朝云,暮為行雨。’”這里借指貂蟬。
③眉黛: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這里指美女或女色。游子:離家遠游的人。《古詩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④榆錢:漢代錢名。由于官家、私家鑄小錢,出現半兩錢,人們把這種還沒有指甲大的半兩錢,稱為“榆莢”錢。這里用“榆錢”借代有權勢富貴的人。“千金”,舊時尊稱別人的女兒。這里指美女。
⑤柳帶:婦女腰間的飄帶。古代形容女子腰肢柔軟為柳腰,其腰間佩帶亦稱柳帶。
⑥偷目送:偷,暗暗的;送,遞眼色。意同暗送秋波。
⑦楚襄王:戰國時楚國國君,楚懷王之子,以荒淫好色著稱。這里借代董卓好色。
【賞析】
這首詩緊接著上面一首詞出現在小說的情節中,也是針對董卓在王允后堂觀賞貂蟬舞蹈時,有感而發。
“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云到畫堂?!痹姷囊婚_頭,就以貂蟬輕盈的體態、優美的舞姿,如同仙女下凡,來到畫堂,映入在簾櫳飲酒作樂的董卓的眼中。此時的董卓是否醉意朦朧,春心蕩漾? 小說家由此引發了一番議論: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邂逅美女,情愛一時,多促成“游子”生出相見恨晚的遺憾,常激蕩起“故人”日思夜想的愛慕感情。“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假使那些權勢富貴之流不愛“千金”一笑,那柔美動人的女子“何須百寶”妝飾自己,刻意打扮呢? “楚王愛細腰”,那么來者是否好色呢?貂蟬舞罷,“隔簾偷目”,暗送秋波,以色惹人?!安恢l是楚襄王”,這句詩既暗喻董卓如好色的楚襄王,又表現貂蟬內心的猜度,為實現與王允暗定的連環計,試探地與董卓勾搭。
這首詩不同于前一首詞的地方,是調換了角度,從貂蟬的舉止、心理寫起,引發的議論與后面的情節相互映襯。
上一篇:三國詩詞《糜夫人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老天何故縱奸雄》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