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十二、張生赴選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恨相見難,又早別離易。久已后雖然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我則廝守得一時半刻,早松了金釧,減了香肌。
在“拷紅”一場里,老夫人對于已經私自結合的崔張婚事雖不得不勉強應允,但她卻又以“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為理由,逼迫張生上京應試。張生應老夫人之命赴京趕考,崔鶯鶯于十里長亭設筵餞行,這便產生了王實甫《西廂記》中最精彩的一折《長亭送別》,即第四本第三折。“張生赴選”一曲就是寫這件事。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曲文一開頭,便以斑斕的色彩描繪出一幅秋景畫圖,在這樣一種絢麗中透著悲涼的氛圍里一對熱戀的情人即將離別了。這的確是一幅典型的離別場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堪稱曲中之絕唱。曲文從范仲淹《蘇幕遮》詞化出,自然貼切,且有新意,已成為眾口傳誦的名句。
“恨相見難,又早別離易”二句,這是鶯鶯對老夫人逼迫張生上京赴試的埋怨之詞。
“久已后雖然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一寫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樂觀期望,一寫對眼前離別之苦的傷感。惟其如此,這臨別前的短暫相聚、須臾廝守,愈顯得彌足珍貴,一刻千金: “我則廝守得一時半刻”。即使這一時半刻,我們的主人公也已被折磨得形容憔悴,消瘦了許多: “早松了金釧,減了香肌。”
“長亭送別”是王實甫《西廂記》最精彩的一折,詩情畫意,珠璣滿目,歷來為人們所贊賞。“張生赴選”短短的一曲,自然不能盡收劇中的全部精華,但仍能給人描繪出崔張一對情人離別時的典型環境和哀婉心情。曲文的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寫情。前景后情,融為一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十一、花惜風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十六、夫婦團圓·|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