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紅繡鞋 題小山《蘇堤漁唱》
馮子振
東里先生酒興,南州高士文聲,玉龍嘶斷彩鸞鳴。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蘇公堤上景。
《蘇堤漁唱》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張可久(字小山)的散曲集名。馮子振題此集,一改自己豪辣的詞風,附和張小山清麗而不失自然的散曲風格,用樸素親切的言詞,贊揚了張可久的蜚蜚“文聲”;以生動雋秀的語句,描寫了蘇堤景物的清寒闊大,不愧為一首見情見景的優(yōu)雅小令。
首二句借用《列子·仲尼》中“鄭之圃澤多賢,東里多才”的說法,以及《后漢書·徐稚傳》中譽徐稚為南州高士的贊詞,形容張可久不愧是多才多藝、蜚聲文壇的詩家。其詞句樸素,情感真切。繼而作者變化遣詞,以“玉龍”指笛,以“彩鸞”指笙,比喻張可久的散曲,仿佛笙笛嘶鳴,響遏行云流水。“玉龍嘶斷彩鸞鳴”一句,繪聲繪色,有形有神,逼真地夸飾了張可久散曲的成就。
最后,作者著重贊嘆張小山久居杭州,對西湖有細致的觀察與體驗,因而他狀寫蘇堤,能刻畫水山空濛、氣象闊大的境界。小令用“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兩句,再現(xiàn)小山散曲描摹蘇堤景物的意境,由于全著冷字,十分貼切,集作者清麗自然的風格。
這首小令從贊其人下筆,以贊其創(chuàng)作成就收束,感情洋溢,一氣呵成。“玉龍嘶斷彩鸞鳴”的形象比喻,“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的工于煉句,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美的遐想。
上一篇:中呂·紅繡鞋郊行(三首選二)·周德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陽春曲閨怨·徐再思|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