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言情贈友詩歌
巴山楚水凄涼地①,二十三年棄置身②。
懷舊空吟聞笛賦③,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④。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唐敬宗寶歷二年 (826) ,劉禹錫、白居易分別從和州和蘇州回洛陽,途中相會于揚州。在初逢席上,白寫了一首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給劉,深為劉的遭遇鳴不平,并勸慰他不要悲傷,人對命運是無可奈何的。元和十年(815)白居易曾被貶為江州司馬,事情雖然過去,但影響卻及他一生,他從此一蹶不振,情緒低落; 這次遇見劉,不免勾起心頭隱痛,“命壓人頭不奈何”、“二十三年折太多”除了替劉惋惜外,顯然帶有自傷成分。劉的答詩就從這層意思說起,抒發(fā)人生感慨,以達觀態(tài)度自慰并勉勵朋友。
首聯(lián)回憶總結(jié)以往的經(jīng)歷。二十多年的事情絕非三言兩語所能述了,何況是那樣的地方,那樣的身份! 以兩句十四個字加以概括,既是因為往事不堪回首,又因為詩人不愿糾纏在過去的恩怨得失之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講究現(xiàn)實的情趣,這是他自慰并慰人的思想基礎。在句首突出 “巴山楚水”,見出作者對貶所的強烈感受; “凄涼地” 、“棄置身”兩句高度簡潔,似痛定思痛,痛不堪言。白詩末尾云: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詩緊承其后,說: 是啊,在巴山楚水那樣凄苦荒涼的地方,我被貶棄不用長達二十三年。
頷聯(lián)抒發(fā)他的當前感受。經(jīng)過這么多年,人事全非,懷念死去的戰(zhàn)友,只能像向秀那樣空吟 《思舊賦》 ; 回到朝廷,恐怕也會像王質(zhì)那樣恍恍然有陌生之感。曰 “空”,因為同志者多已故去,吟詠于之無用; 同時,“空”似也是對 “懷舊”的一種否定。曰 “翻”,因為他本來就在朝廷。“鄉(xiāng)”或作“郡”,不合平仄; 或釋為 “家鄉(xiāng)”,又太泥,本來是沿用典故,王質(zhì)爛柯回鄉(xiāng),這里指朝廷。句中這兩個典故用得并不尋常。向秀作 《思舊賦》時,處在司馬氏的高壓之下,而詩人也因?qū)?“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詩受禍; 王質(zhì)還家后發(fā)現(xiàn)故舊不存,子孫蕭條,詩人設想回到朝廷也將看見面目全非。它們既含有對朝政的不滿,又表達對戰(zhàn)友的懷念。
頷聯(lián)意較復雜。“沉舟”、“病樹”蓋由第二句中 “棄置”而來,是詩人自指。樹木榮春,在唐詩人筆下,不一定就是褒義,王績 《春桂》 詩甚至有意貶低; 然在本詩當做貶意也不夠好。白詩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為劉為自己的貶謫傷感,劉以 “病樹”、“沉舟”、應 “獨”、“沉舟” 自沉,“病樹” 自病,雖也有 “長寂寞”、“獨蹉跎”的意思,但詩人終于沒有說。所以,這兩句看是對白詩作答,其實是轉(zhuǎn)拓新意,詩人以客觀的態(tài)度,帶著理智,陳述一種事實: 沉船和病樹都無礙于事物的發(fā)展; 雖然你我身遭貶棄,世界卻依然前進。言外之意是: 如果過分傷往,那就是自甘沉淪。這個看法很深刻,也很達觀。
末聯(lián)點題。“今日聽君歌一曲”承白詩首聯(lián)“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指整首白詩; “暫憑杯酒長精神”表達對白所做的以詩歌勸慰他的努力的感激。
白詩的命意在于以“命”、“名”來強調(diào)像劉這樣二十多年的“長寂寞”、“獨蹉跎”不是個人的過錯(“合被才名折”) ,不必為之悲傷,其良苦用心在于安慰勸解劉。由于他融入了個人的恩怨感觸,情調(diào)顯得低沉。劉當然領會朋友的美好心意,這首酬詩描繪“病樹”、“沉舟”的自然現(xiàn)象,一方面就是順承白的詩意,真實抒發(fā)他對二十余年曲折艱難的深沉感慨,但另一方面又以客觀的態(tài)度從中轉(zhuǎn)出新意,自勉并開導勉勵朋友及時前進,不要過分陷入對往事的哀傷之中。一來一往,曲曲折折,雖是唱和的形式,傳達的卻是朋友間的深厚交誼和殷勤關切之情,非一般酬答詩所能比。
注釋
①巴山楚水: 劉禹錫先后貶在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處,夔州古屬巴地,朗州、和州古屬楚地,巴山楚水概指貶謫處。②二十三年: 劉禹錫從805年被貶,到寫此詩時近二十三年。一說劉從被貶到此時共經(jīng)二十二個年頭,預計回到京城時,已跨進第二十三年。③聞笛賦: 指晉向秀 (子期) 所作的 《思舊賦》。向秀與嵇康、呂安為友,后嵇、呂因?qū)λ抉R氏企圖篡奪曹魏政權(quán)表示不滿,被司馬昭殺害,向秀一次經(jīng)過嵇的山陰舊居,聽到鄰人吹笛,想起故友,寫了 《思舊賦》 (見 《晉書 ·向秀傳》和 《思舊賦·序》) 。④爛柯人: 傳說晉人王質(zhì)進石室山 (后名爛柯山,在今浙江省衢州城南二十里) 砍柴,看兩個童子下棋,一局終了,身旁的斧柄已經(jīng)腐爛,回到家里,已過百年 (見 《述異記》) 。
上一篇:《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青青河畔草》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