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節知無事,江城不掩扉。詩傳過客遠,書到故人稀1。坐嘯看潮起,行春送雁歸。望舒三五夜,思盡謝玄暉。
氣象好,結尤高渾。
【校記】
1.到,《全唐詩》一作“別”。
【箋釋】
[郢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一“郢州”:“本江夏郡云杜縣之地。《周地圖記》曰:‘蠻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為邊患,梁普通末,遣郢州刺史元樹討平之,因置新州。’后魏廢帝二年改為溫州,因溫水為名也。隋末廢溫州,縣并入安陸郡。武德四年,于今京山縣重置溫州。貞觀十七年廢溫州,于長壽改置郢州。”又,同書卷二七“鄂州”:“《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謂之夏。漢為沙羨之東境。自后漢末謂之夏口,亦名魯口。吳置督將于此,名為魯口屯,以其對魯山岸為名也。三國爭衡,為吳之要害,吳常以重兵鎮之……義熙初,劉毅表以為‘夏口,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川,邊帶漢沔’,請荊州刺史劉道規鎮夏口。至六年,自臨嶂徙理夏口,即今州理是也。宋孝武帝以方鎮太重,分荊、湘、江三州之父郡為郢州,以分上流之勢。隋平陳,改郢州為鄂州。州城本夏口城,吳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極玄集·郎士元》:“郎士元,字君胄,天寶十五年進士……歷拾遺,終郢州刺史。”《唐才子傳·郎士元》:“寶應初,選京畿縣官,詔試政事中書,補渭南尉。歷佐拾遺,出為郢州刺史。”據此,郎士元出刺之郢州,乃貞觀十七年行政區劃之山南東道之郢州,而非舊稱“郢州”之鄂州。
[龍節] 《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龍節原為周代用于澤國之龍形符節,后用以泛指地方長官的符節。
[江城]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一“郢州”:長壽縣“貞觀十七年,于縣改置郢州,縣屬焉,后遂因之。漢水,去縣十步。縣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吳于此置牙門戍城,羊祜鎮荊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據此,郢州亦有“江城”之稱。
[望舒] 《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望舒乃古代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仙人,后因用作月亮的代稱。
[三五] 謂農歷每月十五。《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謝玄暉] 《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謝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人也……朓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高宗輔政,以朓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出為宣城太守,以選復為中書郎……朓善草隸,長五言詩,沈約常云‘二百年來無此詩也’。”謝朓為南齊著名詩人,曾任宣城太守,人稱“謝宣城”,后用作稱美詩才,喻指郡守的典故。此處以謝朓稱美郎士元。
上一篇:《送畢侍御謫居》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