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調·集賢賓 詠柳憶別
喬吉
恨青青畫橋東畔柳,曾祖送少年游。散晴雪楊花清晝,又一場心事悠悠。翠絲長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樓。揎羅袖試將纖玉手,綰東風搖損輕柔。同心方勝結,纓絡繡文球。
[逍遙樂]綰不成鴛鴦雙扣,空驚散梢頭、一雙錦鳩。何處忘憂?聽枝上數聲黃栗留,怕不弄青嬌巧囀歌喉。驚回好夢,題起離情,喚醒閑愁。
[醋葫蘆]雨晴珠淚收,煙顰翠黛羞,殢風流還自怨風流。病多不奈秋,未秋來早先消瘦,曉風殘月在簾鉤。
[浪里來煞]不要你護雕闌花甃香,蔭蒼苔石徑幽。只要你盼行人終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溫灞陵別后酒。如今時候,只要向綠陰深處纜歸舟。
我國古代有折柳贈別的風俗,故詠柳往往與傷別有關。這套曲即以一位思婦的口吻,通過恨柳來回憶與愛人的分別,并敘述別后的相思苦況。祖送,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叫“祖”,因稱送別為祖送。揎,卷起。綰(wan),系住。“同心方勝”,代婦女首飾,以兩塊斜方形彩綢折合成心臟形。纓絡繡文球,婦女頭上飾物,用線結成,下面綴以繡著花紋的布球。“黃栗留”,即黃鸝。煙顰翠黛羞,形容婦女皺眉。殢(ti),留戀。花甃(zhou),雕花的井壁。灞陵,在長安東郊,地臨灞水,上有灞橋,古人常送客至此,折柳贈別。末曲把柳擬人化,讓女主人公對著它款款訴說盼望丈夫歸來的心情,真是幽怨凝絕,令人神傷。
上一篇:商調·梧葉兒嘲謊人·無名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蟾宮曲(四首)·四·|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