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入松》言情贈友詩歌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①瘞②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③,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④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此首乃西園懷人之作。西園是詞人寓居之地,在臨安西湖畔。清人陳洵《海綃說詞》 云: 此詞 “思去妾也,此意集中屢見?!抖山啤?題曰 ‘西湖清明’ ,是邂逅之始; 此則別后第一個清明也?!畼乔熬G暗分攜路’ ,此時覺翁當(dāng)仍寓西湖” 。所言大體可信。
一個清明節(jié)的日子里,風(fēng)雨交加,春寒襲人。詞人把自己關(guān)在樓中淺斟低吟,追憶昔年清明時之別情,寫成此詞。上片起二句傷春,三、四句懷舊,五、六句病酒,這就是詞人清明節(jié)中全部的生活內(nèi)容。“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體會,昔之清明與戀人樓前分手,春風(fēng)拂面,柳絲千縷; 今日之清明風(fēng)雨交加,春寒料峭,其氣氛之凄涼與昔日成鮮明對照,此其一; 風(fēng)雨不言見而言聽,則是詞人深閉戶牖,無心欣賞窗外的早春景象,或者不忍見被風(fēng)雨打落的滿地殘花敗蕊,其心境之孤寂凄苦可知,此其二; 整日坐聽風(fēng)雨之聲,追想從前情事,萬事無心,如此度過這個難忘的清明節(jié)日,一種百無聊賴之情狀盡在不言之中。故 “草瘞花銘”而曰愁,因愁而醉酒,灑醉而大睡,睡后春夢復(fù)又被啼鶯驚醒……皆因困慵無聊心緒不佳所致,此其三。“瘞花銘”,葬花的墓志銘,庾信曾作過《瘞花銘》 。詞人坐聽窗外風(fēng)雨,心知庭院中必然已是落花滿地。故由思念美人而惜花,不忍見滿院花骸而擬為落葬,而預(yù)為草擬葬花銘,不僅草,而且還是含愁而草……此又皆因伊人不見,唯寄托美人之相思于花的緣故。三、四句,由花及柳。樓前之路,乃當(dāng)年分袂之處,今已萬柳如云,綠蔭遮蔽了道路?!耙唤z柳、一寸柔情” ,則千絲柳亦千尺柔情矣。歇拍二句,往昔既已如過眼之云煙,而今之情境又如此凄涼。唯有飲酒一醉,可以御“料峭春寒” ,可以忘草銘之愁、懷人之苦,遁入夢鄉(xiāng)之中。此已是極無可奈何之策,但偏偏群鶯亂啼,把詞人從曉夢中喚回到現(xiàn)實世界。一片煩惱至此再也無法擺脫。此二句上句“料峭”二字為疊韻,下句“交加”二字為雙聲,讀來聲響倍佳。讀者此處當(dāng)細心吟詠,體會其特殊情韻。
下片寫清明后重游西園,天氣放晴,詞人走出深戶,依舊日日來游故地,尋找佳人留下的身影、指痕和足跡。打掃林亭是期待戀人重來游賞。日日打掃,空賞新晴,可見伊人不來,詞人之企盼一次次落空; 明知不來,仍日日灑掃,日日等待。別人怕故地重來,睹物傷心,詞人偏偏細細尋訪,咀嚼自己的記憶,斯人之癡情,癡情中還夾雜著僥幸幻想,非一般人可比?!耙琅f” 二字極為沉重,反復(fù)吟詠令人泣下。次二句系詞人尋訪舊跡的發(fā)現(xiàn): 當(dāng)年佳人蕩過的秋千垂索上,竟然有黃蜂縈繞,頻頻撲打。本來這是花園中極平常的現(xiàn)象,也是極細小的現(xiàn)象,細心的詞人不僅觀察到了,而且作出了他奇特的癡心推斷: 一定是當(dāng)年伊人纖手留下的脂粉香凝結(jié)在繩索上,才吸引了蜜蜂。此與詞人因黃柑而思及“柔香系幽素”相同。吳文英 《鶯啼序》 詞: “記瑯玕、新詩細掐,早陳跡、香痕纖指。”又其《西子妝慢》 詞: “燕歸來,問彩繩纖手,如今何許?”或因竹而思及掐詩之纖指,或因燕而思及彩繩系之纖手,皆同一思路。末二句終于從幻覺癡想中走出,面對空闊庭院付之一聲長嘆而已。冷落無人之石階因久無人行而長滿青苔,詞人日日來掃林亭,不至于不見。而偏云“一夜苔生”,歸過于清明風(fēng)雨,似可以作如下雙重理解: 佳人離開西園已久,足跡不到已非一日之事,而在詞人心中猶似昨日之事,歡游之記憶就在跟前,故云。其二,“一夜” 也可以理解作泛指短暫時間,并非特指昨夜。佳人的鳳鞋一旦不再光臨石階,一夜之間石階便荒涼地生滿了青苔,直至如今。庾肩吾 《詠長信宮中草》 詩: “全由履跡少,并欲上階生?!?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liba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李白 《長干行》 亦云:“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吳文英即據(jù)以變化而出,而更加凄惻低回。
注釋
①草: 起草。②瘞 (yi音議):埋葬。③中 (zhong音眾)酒: 醉酒。④雙鴛: 女子繡有鴛鴦的花鞋。
上一篇:《題李別駕壁》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雞鳴(齊風(fēng))》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