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元結《舂陵行并序》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元結
癸卯歲,漫叟授道州刺史①。道州舊四萬馀戶,經賊已來②,不滿四千,大半不勝賦稅③。到官未五十日,承諸使征求符牒二百馀封④,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貶削⑤。”於戲⑥,若悉應其命,則州縣破亂,刺史欲焉逃罪⑦;若不應命,又即獲罪戾,必不免也⑧。吾將守官,靜以安人,待罪而已⑨。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達下情。
軍國多所需,切責在有司⑩。有司臨郡縣,刑法競欲施(11)。供給豈不憂,征斂又可悲(12)。州小經亂亡,遺人實困疲(13)。大鄉無十家,大族命單羸(14)。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15)。出言氣欲絕,意速行步遲(16)。追呼尚不忍,況乃鞭撲之。郵亭傳急符,來往跡相追(17)。更無寬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兒女,言發恐亂隨(18)。悉使索其家,而又無生資(19)。聽彼道路言,“怨傷誰復知。去冬山賊來(20),殺奪幾無遺。所愿見王官(21),撫養以惠慈。奈何重驅逐,不使存活為(22)?”安人天子命,符節我所持(23)。州縣忽亂亡,得罪復是誰? 逋緩違詔令,蒙責固其宜(24)。前賢重守分,惡以禍福移(25)? 亦云貴守官,不愛能適時(26)。顧惟孱弱者,正直當不虧(27)。何人采國風(28),吾欲獻此辭。
【作者小傳】
元結(719-772),字次山,自號元子、猗雊子、浪士、漫郎、漫叟、聱叟。世居太原,遷居汝州魯山(今屬河南)。十七歲從宗兄元德秀學。天寶十三年(754)進士及第。安史亂起,舉家避難猗雊洞。乾元二年(759),為右金吾兵曹參軍,以監察御史充山南東道節度參謀。后為荊南節度判官,一度代攝節度使事。寶應元年(762),拜著作郎。后歷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容州(今廣西北流)刺史,加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大歷七年(772)奉召入朝,卒于途中旅舍。其論詩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篋中集序》),要求“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樂府序》),“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說”(《二風詩論》)。其詩風格質樸簡古,淡泊自然。今人孫望有《元次山年譜》,其校訂之《元次山集》最為詳備。
【解題】
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初至道州任刺史時。舂陵,漢縣名,治所在今湖南寧遠北,唐代屬道州境。廣德元年(763)冬,道州曾被西原蠻占領月余,致使城市荒蕪,人民窮困,而官府卻仍逼迫人民交租,元結上表請求皇帝放免,同時寫作此詩。詩中描寫人民草根木皮熬饑的慘狀、官吏催逼的殘酷,抒發了詩人違令緩征以安民生的思想感情。詩風淳樸。杜甫曾寫《同元使君舂陵行》,其序云:“覽道州元使君《舂陵行》兼《賊退后示官吏作》二首,……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然參錯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少安,可待矣! 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感而有詩增諸卷軸。”詩云:“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注釋】
①癸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漫叟:元結自號。②賊:對當時少數民族“西原蠻”(在今廣西境內)的蔑稱。廣德元年冬,西原蠻占領道州一月馀。③不勝:經受不起,不能承擔。④征求符牒:征調賦稅的命令。符: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將用的憑證。牒(die):官府的公文。⑤二句意謂不能按期完成的,就要受貶官或削職的處分。⑥於戲:音義同“嗚呼”,嘆詞。
⑦三句意謂如果全都聽從上級命令辦,那末引起州縣人民作亂,作為州長官的刺史怎能逃避罪責。⑧三句意謂如果不從上級命令,又將得罪,必然免不了處分。戾(li)罪。⑨三句意謂吾將遵守做官的正道,清靜而使人民安定,只能等待朝廷降罪罷了。⑩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職官為有司,此處指朝廷有關部門。(11)二句意謂上級長官蒞臨郡縣,因受上級
“切責”,就競相施用刑法來壓榨人民。(12)供給:供應朝廷的需要。征斂:對人民橫征暴斂地搜括。(13)亂亡:離亂逃亡。遺人:遺民,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改,此處指經戰亂遺留下來的人民。(14)此句意謂大宗族中保存下來的人也很孤單和瘦弱。羸(lei):瘦弱。(15)仍:乃。木皮:樹皮。(16)意速:心想快些。(17)郵亭:古代設在沿途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急符:緊急文書(催繳租稅)。跡相追:指傳遞命令的人絡繹不絕。(18)二句意謂欲使人民賣兒女繳稅,又恐此令一發禍亂就相隨而至。鬻(yu):賣。(19)生資:維持生活的物資。(20)山賊來:即指廣德元年(763)冬西原蠻占領道州。(21)王官:朝廷派遣的官員。(22)二句意謂怎能又加逼迫驅逐不使他們活命呢? 重(chong):再。為,句末語氣詞。(23)二句意謂安撫人民是皇帝的命令,朝廷授予的權利在我手中。符節:朝廷授權做地方長官的憑證。(24)二句意謂緩欠租賦違背詔令,蒙受上級罪責固然是應當的。即序中“吾將守官,靜以安人,待罪而已”之意。逋(bu):拖欠。(25)守分:守本分。惡(wu):何,怎么。(26)二句意謂前賢還說過可貴的是做官忠于職守,不喜歡迎合時宜。適時:指逢迎上司以得志。(27)二句意謂想想自己位低力弱,正直守官應當是合適的。孱(chan)弱者:弱小者,指當剌史的作者。
(28)采國風:收集各地的詩歌。據說《詩經》中的十五《國風》是朝廷派人采集得來的。
上一篇: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張九齡《感遇(其七)》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