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有車馬客行》言情贈友詩歌
門有車馬客,駕言發(fā)故鄉(xiāng)②。
念君久不歸,濡跡涉江湘③。
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④。
撫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⑤。
借問邦族間,惻愴論存亡⑥。
親友多零落,舊齒皆雕喪⑦。
市朝互遷易,城闕或丘荒⑧。
墳垅日月多,松柏郁芒芒⑨。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長⑩。
慷慨惟平生,俯抑獨悲傷(11)。
這是一首利用樂府舊題抒發(fā)個人情懷的作品。詩人通過問訊來客,打探親友故交的消息,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對市朝遷易、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人陸機少有大志,十四歲就領父兵為牙門將,本應立功沙場,報效國家,無奈東吳國運衰微,六年后就滅亡了。太康末陸機到洛陽,雖文才傾動一時,但遭遇坎坷,抱負不得施展,四十三歲被殺。這首詩從內容看,當是他后期羈旅生活的寫實,感情抑郁,真摯動人。
全詩二十句,可作四層去理解。第一層開頭四句,寫客至。詩中著重寫“車馬客”的來歷。這是一位久不登門的稀客,來自詩人久別的故國。因為是“濡跡涉江湘”,長期滯留江南,所以對那里的情況知道得很多。這樣的客人臨門,怎能不讓人喜出望外呢! 第二層是五至八四句,寫迎客有客自遠方來,本是一大喜事,更何況是帶來自己日夜思念的親友消息的客人呢?詩人聞訊激動不已: “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一甩袖子就往門外跑,倉促間連衣襟都不顧提起。典型的細節(jié)刻畫生動地寫出詩人迎客的急切心情,間接反映出他對故國親友的關切和思念。“撫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以“撫膺”、“攜”“泣”、“掩淚”、“敘”等一連串的行為,寫出詩人見到“車馬客”后的激動情景,反映了他與 “車馬客”的密切關系。從 “借問邦族間”到 “松柏郁芒芒”八句是第三層,寫詩人從客人那里了解到的舊友和故國的消息。“親友”“舊齒”多 “零落”、“雕喪”; 市朝之中全是陌生的面孔; 那些豪華雄偉的宮殿,有的已經變成了荒野。而墳垅卻日益增多,墓地的松柏卻越來越繁茂了。這當是詩人意料之中的,但也是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社會的變亂、親友故舊的相繼謝世,給詩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因而敘事之中充滿了感情。最后四句是第四層,直接抒發(fā)詩人的慨嘆。面對著世事的滄桑之變和人事的代代交替,詩人意識到 “天道信崇替”,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就是新陳代謝,感到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人生安得長”。他本想在人世間干一番事業(yè),無奈仕途險危,羈旅多艱,平白添了許多苦惱。“慷慨惟平生,俯仰獨悲傷”,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感情真實,凄切動人。
這首詩從構思來看比較平實,詩人是依照客觀事件的自然發(fā)展順序來寫的。從客至、迎客,到敘談,發(fā)感慨,順理成章十分自然。但陸機是一位注重追求形式美的詩人,這首詩也毫不例外,如講求排偶、詞句華美等。全詩二十句,對句就有六組。如 “撫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親友多零落,舊齒皆雕喪”等,對得比較工整,不僅使感情的抒發(fā)更加充分,而且增加了詩的美感,對格律詩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全詩的用詞比較考究,如 “濡跡”、“舊齒”、“崇替”、“俯仰”比較典雅; “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寫得形象生動,體現了文人詩作的特點。
注釋
①《門有車馬客行》: 樂府舊題,古辭已亡。《樂府詩集》中所錄陸機、鮑照、何晏、李白等人的作品,皆寫有客自外來,備述市朝變遷,親友喪亡之意。曹植的《門有萬里客行》也是由此題演化出來的,內容亦相近。②駕: 出游; 言: 語助詞。③濡跡: 滯留; 江湘: 長江、湘江,此指江南。陸機吳郡人,祖父陸遜、父陸抗均為三國東吳重臣,詩人對江南的感情非常深。④袂 (mei): 衣袖; 投袂: 振袖而起; 赴:前往; 門涂: 即門途, 門前的道路; 攬: 提起、撩起; 裳:下衣、下裙。 ⑤撫膺: 捶胸,表示慨嘆; 掩淚: 擦拭眼淚; 溫涼: 指春天與秋天,此處借指別離的歲月。⑥借問:向人詢問; 邦族: 故鄉(xiāng)的親族; 間: 指近況; 惻愴: 悲痛、悲傷; 存亡: 生與死。⑦零落: 飄零、衰敗,此處指死亡; 舊齒: 年老的舊好; 雕喪: 指死亡。⑧市朝: 市集與官府朝廷; 遷易: 變易; 城闕: 即宮闕,指帝王居住之處; 丘荒: 廢墟、荒野。⑨墳垅: 墳墓; 郁: 繁盛; 芒芒: 即茫茫,廣闊無邊的樣子。⑩天道: 指自然界的規(guī)律;信: 從; 崇替: 滅亡。(11)慷慨:意氣風發(fā),情緒激昂; 惟: 思、想: 平生:一生、此生;俯仰: 人體屈伸,用來比喻時間短促。
上一篇:《長相思》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閨人贈遠二首》詩文原文與賞析